(BIM建筑)
现阶段BIM人设过于高冷,大家都讨论BIM技术者居多,讨论BIM给建设项(BIM工作)目带来的价值居多,讨论BIM对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居多,唯独讨论BIM的商业模式者甚少,可能是思考了,作为核心机密不愿意说,作为BIM的先行者,心里隐约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痛。在分享的社会大背景下把自己的痛亮出来。不是在证明自己有多聪明,而是想表达,脑袋没有锈,他还在秃噜…秃噜…的转。
……
BIM的四种人设模式
……
一、BIM人设模式一培训
2010的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BIM是趋势,纷纷成立BIM顾问公司做培训,那个时候网络上关于BIM的资料和教程很少,大家对BIM认识也不足,培训是特别的吃香,BIM人设主要是概念性的普及。
二、BIM人设二—培训和项目
2013年的时候市场环境好了,可是培训公司和顾问也多了,与此同时,国内的工程软件公司斥巨资加大对BIM的研发投入,BIM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一样,可选择的BIM软件也有了多样性,但总的说来,BIM软件的研发还是沿用了二维习惯。这个时候,很多新开的项目都要求用BIM技术。
三、BIM人设三—专业顾问模式
2015年:专业顾问服务模式;这一年很多公司成立BIM顾问中心,专做专项BIM顾问:机电、幕墙、装饰;BIM翻模员的人设也开始奔溃了,一下跌入了白菜价。大家都在思考BIM到底如何落地的问题,对于BIM如何产生价值大家开始质疑了。
四、BIM人设四—按照建设项目造价取费模式
如今的BIM应用已经贯穿全生命周期了,按照建设项目造价取费模式可谓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去年出台的BIM计费标准来看的话,按建设项目造价取费的模式是推行BIM发展的有力保障。
以上四种模式,涉及到仅仅是培训和项目两个板块,随着BIM在行业内认识的提高,是一个迭代的关系,各种酸爽劲,BIM的先行者们,应该是都领略到了。本人是预见第四种模式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基本上前三种都已经在积极实施,第四种还没有涉及到,恰恰第四种才是企业利用BIM进行商业模式的塑造:需求方从BIM技术上得到了好处,提供BIM技术服务的企业靠卖脑力解决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有造价咨询和监理等现有的取费模式可以参考。
第四种商业模式下的场景假设:一个项目上装饰、机电、智能、幕墙、钢结构、建筑、结构,各种专业模型在一起在天上(云)聊天,各取各的费用,费用没有搭接。因为我国建设项目基本上是总包管理制,是各个专业分包在干项目,跟总包方取不了提成,它仅仅(BIM工程师)是一个管理者。这些模型都在一起聊些啥呢?是不是在扯淡呢?不是,应该是在PBIM的行业框架,说自己的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呢。那里来的时间扯淡?
第四种商业模式?
BIM咨询企业的反应:第四种是最扯淡的模式:建设完了再收钱?先收钱OR后收钱?谁敢干?谁干?说说容易,它的背后都需要BIM公司老大的大视野同时还需要非常的手段啊!注意是非常规的手段。
第四种商业模式下,如何形成自己能复制而别人复制不了的独有服务,如果以“大BIM顾问”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将会是一个死结,因为你提供的别人都能提供,副作用是压低价格。这个事实已经得到证实。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