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大国。1978年,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期的德国9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中国只有19%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面对今天智慧城市的需求,西方城市的目的和诉求与中国有着很大不同。
对于西方来说,城镇化和工业化早已实现,如何再次释放城市的活力,是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的关键。
但对中国来说,正在经历今天全球化这个环境下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四重叠加的历史变革。从战略角度来看,中国如果抓住这个 “新四化”的历史机遇,我们就能拥有后发优势,借鉴西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经验,少走弯路,快步直达,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梦想。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要实现的智慧城市建设,要比西方国家有更多的复杂性,更多的差异点,更多的阶段性。
自2014年以来,对于中国当前阶段,智慧城市要做什么,经过几年的试点和实践,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形成基本共识,那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民生服务为抓手。作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探索者,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对此我深感欣慰。
安东尼·汤森,作为全球智慧城市研究的学者,通过本书,为我们描绘了未来若干年人类智慧城市的面貌,也同时展现了未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思想、经验和案例,为我们洞察世界的发展,把握时代的脉搏,提供了借鉴,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我非常认同汤森在本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全世界最智慧的城市,就是你所居住的城市。草根与社群的科技参与,将是改变城市的主要力量!”
毫无疑问,人类终将生活在城市。智慧城市为每个生活在城市的人带来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更多的参与机会,带来了幸福和繁荣。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个公民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自己营造美好的智慧家园。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