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装配式建筑?简单说,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建造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按照结构材料分类,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复合结构建筑,历史上还有石材结构、铁结构等当代应用较少的建筑结构。
如果知道国家标准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就不会妄言让它去死
按照装配式建筑三个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装配式建筑标准)的定义,装配式建筑是“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国家标准在条文说明中进一步解释: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预制部品部件通过模数协调、模块组合、接口连接、节点构造和施工工法等用装配式集成的方法,在工地高效、可靠装配并做到建筑围护、主体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的建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不应仅仅关注结构是否装配化,还应该关注系统的集成和全装修,这才是符合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要旨和方向。莫非推行系统的集成和全装修也有错?
如果知道装配式建筑的历史沿革,就不会妄言让它去死
人类是从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与所有灵长类动物一样,人类没有建筑本能。人类对建筑的需求和建造建筑物的能力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考古发现,人类最早的人造居所大约在200万年前,与人类开始用火差不多同时。或许,围绕火塘的生活方式和保护火种不因风吹雨淋熄灭是“建筑”起源的最直接原因。
建筑的源头可以追溯得很远很远。一些比灵长类更早的动物,也就是说早于6000万年前出现的动物,是各种建筑的始祖。有些动物是天生的建筑师,它们不用进建筑系不用掌握结构知识也不用学施工技术,就能建造非常棒的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和窑洞类“建筑”。
现浇建筑的始祖是蜜蜂、沙漠白蚁和金丝燕
蜜蜂用分泌出来的蜂蜡建造蜂巢。有一种沙漠石蜂用唾液和小沙粒混合成“蜂造混凝土”建造蜂巢。胡蜂和大黄蜂则用嘴嚼木质纤维,使纤维与唾液粘合,犹如造纸工艺一样,制作纸浆纤维材料建造蜂巢。
澳大利亚有一种沙漠白蚁,用粪便和沙粒混合成“蚁造混凝土”,能建造3米高的蚁巢,相对于体长,这么高的蚁巢相当于人类上千米的摩天大厦,比世界最高建筑——828米高的迪拜哈利法塔还要高。
金丝燕用唾液、湿泥和绒状羽毛建造名贵的燕窝,这些“鸟造混凝土”的原理与钢筋混凝土一样,树枝或羽毛承担拉应力,湿泥和唾液干燥后形成的胶凝体承受压应力。南美洲有一种鸟叫灶鸟,用软泥建造鸟巢的
装配式建筑不是新概念新事物。连鸟类都会搭建装配式建筑。对人类而言,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即农业出现前,就有了装配式居所。
如果知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历史沿革,就不会妄言让它去死
1824 年,英国人约瑟夫·阿斯帕丁发明了水泥。43年后,1867年,法国花匠约瑟夫·莫尼埃受花盆的启发发明了钢筋混凝土,申请了钢筋混凝土专利。也就是说,钢筋混凝土的发明是从预制花盆开始的。又过了23年,1890年,法国开始出现钢筋混凝土建筑。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建筑上的应用始于1891年。那一年,巴黎一家公司首次在建筑中使用了预制混凝土梁。
1896年,法国人建造了最早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一座小门卫房。
进入20世纪,一些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意识到建筑工业化是大规模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有效途径,主张、提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1910年,现代建筑领军人物,20世纪世界4大建筑大师之一的格罗皮乌斯(包豪斯的创建者)提出:钢筋混凝土建筑应当预制化、工厂化。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50年代之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二战结束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大步登上建筑舞台,并逐渐成为重要角色。
20世纪50年代,世界四大著名建筑大师之一的勒·柯布西耶设计了马赛公寓,采用了大量预制清水混凝土构件。勒·柯布西耶还为印度规划设计了昌迪加尔城,也大量采用了预制构件。
马赛公寓采用了大量预制混凝土构件
印度昌迪加尔采用了大量预制混凝土构件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纽约泛美大厦
格罗皮乌斯50年代末设计的纽约泛美大厦是一座地标性高层建筑,建筑表皮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是露骨料的装饰一体化构件
贝聿铭设计的费城社会岭公寓——高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贝聿铭设计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宿舍
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宿舍是贝聿铭的另一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品,是4层建筑,一共8栋。8栋建筑全(一体化装修)部构件均为预制,墙板最长12米,重1.78吨。墙板与墙板、墙板与楼板之间用螺栓连接。学生宿舍于1973年建成,是美国最早的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成本降低约30%,还大大缩短了工期,建筑风格也颇有特色。
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悉尼歌剧院也是装配式建筑。约翰·伍重设计的曲面造型以当时的技术靠现浇很难实现,由于采用了装配式才解决了施工难题。曲面薄壳是装配式叠合板;外围护墙体是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
悉尼歌剧院
1992年建成的凤凰城图书馆,建筑师威廉姆·布鲁德,非常著名的建筑,也是全装配式柱梁结构的建筑,预制柱采用螺栓连接。欧洲国家的许多装配式建筑都采用了全装配式技术。
“所谓全装配混凝土建筑是指预制混凝土构件用干法连接(螺栓或焊接连接)建造的建筑。与全装配混凝土建筑对应的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是指预制混凝土构件用后浇混凝土、套筒灌浆等湿法连接形成结构整体性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凤凰城图书馆
许多世界级的建筑大师都有著名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品,包括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学院派建筑师特别喜欢的路易斯·康和混凝土诗人奈尔维等。这里不一一例举了。只是弱弱地问一句,茅洪斌先生是要让这些著名建筑大师的不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去死吗?所以装配式真的不是怪物!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套筒连接技术有40年的历史,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住宅—208米高的日本大阪北浜大厦,不是现浇的,而是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是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在北浜大厦的附近还有一座203米高的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也采用了套筒技术。必须强调,日本的超高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经历过了无数次高烈度地震的考验,它的抗震设防设计是全世界最可靠的。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存在问题,我们该解决问题,而不是遇到了困难,就一棍子打死,装配式有装配式的优势,现浇有现浇的优势和生存空间,它们互相不矛盾,可以共存和互补。
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是让我们更努力地学习!在前行路上,让无知去死吧!
责任编辑:施丹丹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