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改革热潮,产生了"可视化"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即BIM技术。BIM技术是自CAD技术出现之后,对建筑行业的又一次巨大变革。在建筑设计上运用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而且有效地促进项目设计数据的传递,避免项目信息资源滞后。
BIM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筑业的应用已经比较普及,但在我国建筑行业仅限于一些大型设计院在开展应用。随着BIM技术在国内的不断推广,我们也可以在市政项目、大型工程项目以及跨国工程项目中看到BIM技术的身影。那么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哪些建筑机构会使用BIM技术呢?从这些建筑单位应用现状上看,BIM在国内的发展如何呢?
施工企业
施工企业BIM用的多,介入时间(特指BIM竣工模型)多在机电管线安装前,使用MEP功能来解决管线安装的问题,这也是施工单位使用BIM最主要的功能。至于4D模拟、装修方案等虽然也在用,但对施工单位来说并不是最核心的部分。实际工程是有损耗的,有些损耗量是无法避免的。
设计院
对设计院来说,BIM其实有点鸡肋,因为无论是从使用习惯还是投入产出比来说,BIM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也有部分设计院使用BIM,他们使用BIM多是为了检验自己的设计错误,减少返工率。
业主方
很多业主方都很重视BIM,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去运用BIM。以万科为例,万科提倡BIM是想将建设过程完全标准化,建设管控不会因为人的专业知识差别而产生差距,虽然他们同德国的RIB公司进行合作,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和规划出来,也不知道如何使用BIM进行采购、设计、建设、合同等方面的管控。万科这种代表了大部分有兴趣使用BIM的业主方的BIM使用现状,即不成熟。
咨询单位
咨询单位使用BIM的一般有两种,一是BIM咨询公司;二是造价咨询公司。前一种毋庸置疑,BIM是他们的饭碗;后一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BIM,因为其直观,而且对于造价咨询公司来说,虽然BIM软件很有问题,但还是可以帮他们节省一些工作量,发现问题的话他们也可以修改。
BIM以后的趋势,不是EPC,也不是DB或者DBB,而将是IPD模式。
什么是IPD模式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始动工前,业主就召集设计方、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监理方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个BIM模型,这个模型是竣工模型,即所见即所得,最后做出来就是这个样子。然后各方就按照这个模型来做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在这种模式下,施工过程中是不需要再返回设计院改图,材料供应商也不会随便更改材料进行方案变更。这种模式虽然前期投入时间精力多,但是一旦开工就基本不会再浪费人、财、物、时在方案变更上。最终结果是可以节约相当长的工期和不小的成本。这种模式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已经普及,欧洲进展要慢一点。但在国内,这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01
BIM是一把手项目
即BIM想要做的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节省成本、节约工期、方便管控等),必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一把手去推动。为什么?因为对绝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及分包商来说,方案变更才是其赚钱的最重要手段。BIM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避免变更。中国尊项目应该算是国内BIM应用的极致,之所以能达到极致就是因为其业主拥有很好的BIM意识和BIM水平,所以在管线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施工模拟、智能通风等领域都做的很好。
02
利益和使用习惯的冲突
上面说了,对绝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及分包商来说,方案变更才是其赚钱的最重要手段。BIM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避免变更,所以,你懂得。至于使用习惯,很多老一辈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都用不惯这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BIM终将改变整个工作流程。
03
BIM人才的不足
不是说会用软件、懂BIM概念就是BIM人才了。软件永远只是辅助工具,而最核心的永远都是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而这两者的结合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合。随着从业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换代,信息化也必然是一个大趋势。
04
对BIM认识的不足
不足包括认为BIM是软件、BIM是虚拟可视化、BIM是模型,但这些都是比较狭隘的看法。在国外的科研界,BIM还包括建设机器人、3D打印建筑、物联网等,其概念是建设信息化,信息化到方方面面。BIM是一种方法,即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建设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BIM是一种思想,一种如何分析事物看待世界的思想。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工程项目通过采用BIM技术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也证明了BIM技术在国内也可以占据一定的市场。而随着BIM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建筑项目中得到它的帮助,相信随着BIM技术的推广,我们可以由上至下地发展BIM技术,最终满足整个建筑市场对于技术的新要求。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