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EPC模式承建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下称“深圳应急医院”)如期完工。从接到任务,到高质量建成一座智慧医院,仅用了20天,充分体现了“起跑就是冲刺,开战就是决战”战斗精神。深圳应急医院“火速”上马、“神速”完工背后,有着强大的科技力量在支撑。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将工期由2年压缩为20天
“这就跟‘搭积木’一样,你看应急医院现场的这些房子,全部采用全预制模块化的模式。”中建科工产品BG副总经理、装配式建筑BU总经理许航指着应急医院施工现场说道。
深圳应急医院为钢结构模块化建筑,隔离病房及配套用房采用2560个标准化钢结构箱体组拼而成,实现快速安装和调试。
谈起模块化建筑的优势,许航不无感慨:“它的制造周期短、现场安装快速、运输方便、组合灵活性高,这些优点保证了项目工期。”
深圳应急医院项目的基本模块为钢结构箱体单元,单箱尺寸为3米(宽)X6米(长)X2.9米(高),有别于传统的框架结构梁柱单元,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多元化自由拼接,箱体单元可单独使用,也可通过水平及竖直方向的不同组合形成宽敞的使用空间,竖直方向可以叠层。
但光有模块化的建筑模式,还不足以满足现场这么紧急的施工需求。“除此之外,我们还对施工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专门开辟了4处场地进行模块拼装作业,保障场地平整、模块箱体拼装、机电设备安装与管线敷设得以同步进行。”许航补充说道。
创新的建造模式和科学合理的安排,项目仅用20天即完成传统建造模式医院2年建设工期的工作量,不仅实现了快速建成应急医疗建筑的需求,也为未来建筑形态提供了新的思路。
BIM技术:有效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应急医院能在20天的极限工期下如期完工,BIM技术功不可没。”中建科工设计院BIM工程师丁东山评价道。的确如此,项目一启动,项目就组建了BIM特战队,仅用3天时间即完成全专业的模型搭建,并辅助完成所有施工图碰撞检查,为采购和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
如何解决设计效率与质量的矛盾,确保在极限设计时间内不出现重大设计事故?这是摆在所有设计人员面前亟待破解的大难题。“我们采用边设计、边建模、边验证的方式,为设计排查及审核提供全专业的三维可视化模型。”项目BIM工程师王族说,“相当于实体还没有建造出来,但是借助BIM模型,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所有的细节问题,能提前发现设计的问题,避免后期返工。”
在资源组织方面,项目BIM工程师李立洪对该技术带来的便利性感触颇深:“我们结合工期,对单箱、护理单元等进行4D施工模拟,辅助完成人、材、机的资源配置计划,每天需要采购多少资源一目了然。”
“在施工阶段,如何保证多队伍、多专业形成作业流水,实现高效交叉作业施工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项目BIM工程师刘为飞说道。项目采用BIM技术,对院区的护理单元、ICU、手术室等医疗单元进行了模型搭建,用于指导施工作业,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