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位于城市大道边的小角地,被后侧小区与左侧邻房包围,基地本身为一个不规则的多角形,整体配置策略上采用”都市填补”的概念,在满足建筑法规所要求的建筑物退缩距离后,建筑顺应基地的既有形状构成而配置出具有不同角度的多边形建筑量体。
△ 首层平面图
业主将此建筑命名为「享空间」,建筑共三层楼,以公共空间形态,开放为文化空间让大众参与体验。建筑机能一楼为餐饮休憩空间,二楼为对艺术展示空间,三楼则为生活展演空间。
△ 透视图
△ 透视图
面对主要道路的建筑表情为一面朝东南向但无开口的完整墙面,藉由西南角隅处建筑量体的抬高而形塑出一个低调的入口,另在建筑物量体中心部位切割出一道虚空间,形成在二楼的一个梯形形状的中庭,二楼的室内空间环绕着此中庭配置,中庭往上沿伸至三楼外部空间,将阳光由建筑物上方导入室内。
由于建筑前后面临不同性质的面向,前侧为车马喧嚣的通衢大道,后侧则是绿意盎然的小区花园,因此立面开口上采取了”前闭后开”的策略。正立面利用干净的大墙面延续都市的街道纹理,背立面则藉由剖面变化拉高室内空间,以大面开口框架借景小区花园。
△ 剖透视图
配置于建筑的核心位置的虚空间,除了扮演引入天光的角色外,在设计上更进一步企图将这个虚空间提升成立体的层次,籍由将二楼的中庭空间延伸至三楼的水院,配合楼梯垂直动线和水平动线的整合,导引参观者在行走的过程中与外部空间产生环绕、穿越、互动的「步移景异」关系。
参观者先是从一楼的低调入口进入建筑,过程中可看到后方面对小区花园的挑高休憇空间,接着由楼梯上至二楼,进入环绕于中庭二侧具有不同高度的展示空间,参观者的视野可经由中庭上方隐约窥见三楼的水院;由二楼往上经由一个有天光照射的戸外楼梯可抵达三楼的水院,然后进入另一室内展示空间。参观者在整个移动的过程之中,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尺度中充分体验到明暗、高低、内外等不同面向的空间层次。
主体建筑材料为杉木清水模,正立面并选用台湾南投原生竹为模版,浇灌出具有特殊竹节质感的清水竹模墙体,强化光影对建筑表情的演绎。正立面入口上方由转角金属网构成,与阳刚的清水混凝土共构出对比但和合谐的诗意建筑。
本案在设计思考过程中,尝试尽量放下设计者的自我意识,在都市涵构和基地纹理中寻找建筑最适合的样貌与形式,用材料的本质来表现建筑量感与立面构成,以自然光影来述说空间的层次与故事。
「享空间」希望为一座建筑对土地有永续的影响力,它不只是对象,更是生活行动、群体价值、文化风格的创造。在观察在地生活后,希望以「生活美学」、「文化传承」、「地方创生」为核心,为这个建筑所在的卫星城市启动崭新的生活魅力与文化活力。
设计图纸
△ 二层平面图
△ 三层平面图
△ 南立面图
△ 北立面图
△ 东立面图
△ 西立面图
△ 剖面图1
△ 剖面图2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美术馆
项目地点:新北市,中国台湾
建筑设计:冶铸建筑+设计工坊
面积:417m²
项目年份:2020
摄影师:Huilang Photography,Jeffrey Cheng
主创建筑师:禹连泉
参与者:林育贤、张元正、江秉叡、卢承慧、黄于珊、葛缦葳、林冠祯、翁钰涵
业主:长群建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