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十四五”时期主要规划目标明朗,关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要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全国各代表也纷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出谋献策,在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提出了建言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筑,加强全过程管控,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加快推进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一体化应用等。
“数字化”仍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高效高质”成为划重点关键词。近年来国内建筑业数字化水平逐步提高,但相对金融、医疗、汽车、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总体进度仍较缓慢,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程度、平台化程度以及标准化程度的不足。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在国家战略体系引领下,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再次提上日程。建筑企业要成功实现高效高质量转型,有哪些蓄力突破点?
“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建筑业迎来历史性变革的关键时期,“全过程”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转型升级大方向。3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并印发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的导则,融入了工程策划、设计、施工到交付的建造全过程。
建筑产业细分专业众多,项目工期战线长,建造过程太多不可控因素,工程风险压力大,各单位人员的协同工作方式呈现分散、低效、不透明、信息孤立等特征,数据往往得不到实时共享,宝贵的企业数据资产大量流失,时间拖得越晚,零散数据流失越多。一直以来,信息共享难题亟需解决,数据处理迫切需更加细化。
加强全过程管控,利用好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通过推行全过程管控,加强信息化监管,能够有效提升项目建设效率,打造安全高质工程,提升建筑生产力,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企业来说,全过程积累下来的数据经验还可作为未来项目参考,助力商业战略决策,从而建立起系统化、标准化的数字格局,加速企业转型,增加企业效益。
工业化+智能建造
《纲要》还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工业、建筑、交通是我国主要终端能耗部门,随着国内建筑总量持续增长,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包括材料生产、建造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所造成的返工消耗、资源浪费和建筑垃圾等,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现在开始,数字建造、绿色建筑等领域将大有建树。多地深入贯彻政府政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尤其是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协同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随着政策驱动和生产动力增强,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较2019年增长50%。相比现浇结构会产生的大量粉尘、噪声、建筑垃圾,浪费大量水电等问题,装配式建筑更符合绿色施工以及环保高效的特点,减少污染、节能减排并降低能耗。
如今,装配式建筑在规划、生产、安装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从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到工业化智能建造方式,结合智慧规划、自动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数字化管理等技术优势,围绕全生命周期提升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完善建筑品质,有利于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友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基于BIM的一体化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数字化转型的新代表性技术,BIM核心理念与建筑全生命周期一致,皆是一体化交付完整建筑项目的推崇手段和方式。基于BIM模型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愈发推动建筑往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透明化发展。企业将从源头上进行科学规划,提升建造过程中的资源合理排布,突破创新的运维管理,打造一体化的项目协同管理方式,增值空间非常大。
如何成熟运用BIM、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并广泛应用到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生产、建造、运维的全过程中,提升工程质量,打造企业大数据库,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焦点。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文,指导在建造全过程加大BIM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现阶段,更多企业的应用仅停留在BIM设计阶段,并使用多款软件或多个供货商来管理和分析数据,而非借助统一的平台。一体化的集成平台,以丰富的模型作为项目数据来源之一,把模型融入到项目的全流程管理中,充分利用模型,发挥模型与时间成本结合的价值,真正提升项目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结语
建筑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利用BIM等新技术蓄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提升全过程管控、工业化发展和一体化管理,全面加速推动建筑高效率、高质量转型发展。迎接数字时代,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更需要所有业界同仁的自主创新,以及企业在战略转型之际的坚定决心。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