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建成一个BIM模型吗?施工阶段BIM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利用设计方输出的二维施工图重新建立BIM三维模型,该种方式也就是俗称的“翻模”,大多为重复建模,但也是目前最常用的BIM模型创建方式。第二,在设计阶段就建立了BIM模型,施工阶段直接导入设计阶段的BIM模型,无需重新建模,该方式的难点在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所用软件的对接与转换。但无论采用哪种建模方式,设计和施工阶段的侧重点不同,BIM模型的数据库信息也不相同,例如,钢筋形式与数量只存在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中。因此,随着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等各阶段的逐渐展开,各参与方从不同的深度与侧重面补充完善BIM模型数据库,数据库的信息会逐渐丰富、详实。
在BIM技术的应用中,BIM模型的建立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工作,但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模型的深度与细节如何掌握,就需要有一套准则要求来约束。
美国建筑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在2008年发布的E202号文件中,以LOD(Level of Development)来表示BIM模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的深度,并定义了从100到500的五种LOD深度等级,随着设计的进行,不同的模型构件单元会以不同的速度从一个LOD等级提升到下一个。
在施工阶段,施工方需要工程项目全面的BIM模型,在建立BIM模型时,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通常采用分布式建模、数据集中管理的模式,按照建筑、结构、机电(水、暖、电)不同专业分别建立模型,在达到规定模型深度要求后,再完善模型构件数据库信息。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