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装配式政策|广东│25%装配式,东莞市发布《2022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免费的Ai上线啦!
BIM建筑网自主研发,你想要Ai功能都在这里!
Ai·提升效率 技术答疑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东莞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住建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及省、市“两会”精神,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从住房保障、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改革服务、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稳定、党的建设等八大方面重点发力,奋力开创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2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发力住房保障,支撑打造民生幸福新高地

(一)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妥建立实施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全面提振市场交易信心,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探索推动“交楼即发证”改革,进一步提升涉房服务效能。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秩序,完善预售款监管工作制度,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企项目存在风险。

(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加快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进一步加大对住房困难群众货币补贴力度。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力争2022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0套(其中新建10000套)。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开工建设“三限房”项目4000套。研究修订《东莞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加大对我市中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力度。研究出台人才购房工作方案。指导市属人才住房运营机构巩固扩大“莞寓”品牌成果,拓展配套服务体系,争取筹建一批新型人才安居项目和社区。

二、发力产业升级,支撑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一)大力开展“培优扶强”行动。研究制定促进和扶持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措施,研究建立工程建设优质服务类企业库,开展2022年“东莞建造”优质施工企业评选和增产奖励工作。不断增强“东莞建造”品牌优势,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外部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晋升资质,支持本土企业以联合体方式参与大型项目建设。持续跟踪做好经济监测和产值统计,促进产值留莞。

(二)大力招引优质企业。积极吸引大型央企、省属国企和优质企业将总部基地落户东莞。争取引进特级资质企业、重特大项目中标单位落户东莞。继续允许新分立东莞一级资质企业两年内用原公司业绩作为投标资信。2022年力争招引1至2家外市优质建筑企业落户东莞。

(三)大力培养建造人才队伍。加大建筑人才招引力度,争取把引进建筑业技术管理人才纳入我市鼓励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范围。大力培养建筑工匠型高技能人才,打造立足东莞的高素质建筑技能人才队伍。

(四)大力推进建筑业提档升级。加快建筑产业化发展,发展特色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培育具有东莞特色的智能建造新业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业合作,推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互认,探索实行港澳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建筑绿色化发展,编制完成《东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1-2035)》,开展建筑领域降碳行动,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力争2022年底绿色建筑面积占全市新开工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装配式建筑达到25%以上。

三、发力城乡建设,支撑打造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一)实施工程质量提升行动。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和施工现场量化考核及信用评价制度,不断规范各方主体责任单位质量行为。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规范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推广住宅工程质量保险。提升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和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东莞特色的城市精品建筑。鼓励工程创优,支持企业争创优质工程、标准化星级工地、安全示范工地和科技示范工程。2022年计划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工地2个(争取达到3个)、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争取55个以上。

(二)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建成谢岗、东坑等2个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研究开展“利用市级住房保障专项资金提升村居自建房(城中村)人居环境”工作试点。持续推进绿色社区创建,争取2022年累计70%以上社区(即161个)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

(三)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强化全市农房建设管理,健全农房管理政策,引导农房有序规范建设。加强农房设计指导,加强农房建筑风貌管控,划定临街悬挑建筑区域,开展风貌建设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农村居住品质。

(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择优打造一批老旧小区示范样板,力争2022年打造3个市级样板项目,升级改造14个以上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继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探索出台私人住宅加装电梯指引,力争2022年完成全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开工50台。探索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保障机制。

四、发力改革服务,支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深化项目审批改革。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体外循环”“隐形审批”专项整治,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进全市工程项目审批服务标准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市级事项应放尽放。实施综合审批改革,成立综合审批小组,实现所有事项一个对外窗口、一个审批后台,提升审批效率。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审批,实现住建业务事项网上办理率100%。推进消防管理改革,进一步强化消防审验工作,探索化解既有建筑消防审验难题。

(二)深化招投标改革。完善招投标制度体系,出台《东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健全招标人内部决策约束机制。牵头推动全行业电子招投标,不断优化大数据电子监管平台。优化推广评定分离制度,探索研究联合体招投标模式。

(三)深化机构职能改革。不断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权责关系。实施建设工程现场综合监管改革,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对每个工地在质量、安全、消防、节能、市场行为、防疫防汛等现场监管方面责任到人,提升监管效率。进一步理顺涉住房科室部门管理职能,承接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住房交易职能。配齐配强信息化建设、城乡建设、物业小区管理、安全监管队伍力量。

(四)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落实“小围合”协调机制,实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审批,加快推进371个重大产业项目以及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

五、发力行业管理,支撑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实施行业联动管理。实施建筑行业联动评价改革,创新建立建设行业评价联动监管机制,加快构建“企业自评+工程参建主体互评+社会评价+政府评价”系统性评价体系。推进建筑工程领域企业资质管理和组织模式改革。规范行业管理,健全行业信用管理机制。引导行业自治,健全行业协会管理制度。实施树行业标杆行动,鼓励开展各类行业创优评选,大力激励先进,培育行业工匠精神。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二)强力根治欠薪问题。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及分账管理、实名制管理制度,强化建设资金保障,严格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对分包行为的管理。规范农民工工资协调机制。健全建筑业管理机制。推动建设单位实行施工过程结算。

(三)强化党建引领物业小区治理。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健全物业管理政策制度。加快推进《东莞市物业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创新小区社会治理机制,大力推行“物业+党建”治理新模式。完善公共事务议事协调制度。进一步开展“红色物业”试点,推动每个镇街至少打造一个“红色物业”小区示范点。实施“莞香家园”样板小区创建项目,力争2022年创建1-2个“莞香家园”样板小区项目。

(四)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推进常态化城市体检机制,推动搭建部、省、市联通的城市体检信息平台,推动城市体检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深刻汲取广州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等破坏性“建设”行为的教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逐步完善历史文化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地下城市基础设施普查工作。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六、发力信息化建设,支撑打造“数字住建”大平台

(一)建成住房监测信息平台。整合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审批、工程监管、建筑行业行为等信息以及房屋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测绘、交易、维修资金、住房保障、物业等业务数据,推进住房大数据的归集及应用,建立可视化的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住房监测信息平台。

(二)建立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成我市CIM基础数据库,形成以CIM平台为三维空间的数字底板。全面采集房屋基础数据,建立“住建综合指挥中心”,形成城市建筑物、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探索建立CIM应用体系,试点推进东莞南城CBD商务区、水乡特色功能区、滨海湾新区CIM基础平台应用示范区建设。

(三)做强建筑科技平台。推动建筑科技发展,进一步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建筑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型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重构建筑行业基础数据库及信息库。加快建设全市建筑市场综合监管平台,提升全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和公开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整合共享各业务子系统,实现与局系统数据共享,全面提升住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联合有关部门建立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全面共享工程项目从用地、规划、建设、销售、登记等信息,打通项目前端、中端、末端各环节信息壁垒,保证数据的连贯性、统一性、完整性。

七、发力安全稳定,支撑助力平安东莞建设

(一)抓好在建工程安全监管。着力落实好安全生产领域“小切口、大变化”工作部署,深入开展限额以下房建、市政工程及限额以上既有房屋装修改建工程、在建城市轨道交通涉水地下工程等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措施(试行)》等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硬措施。健全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考评体系,全面推行建筑施工安责险。探索建立企业差异化监管、安全责任主体失职追责和清出机制,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市场准入机制,严格资质审查。大力推行科技强安,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工地”建设,提升施工安全监管的信息化水平。

(二)抓好既有房屋使用安全监管。落实全市1646栋存在风险的农村房屋治理工作。完成全市城镇房屋、农村房屋承灾体调查。开展全市城镇既有建筑和在建房屋建筑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限额以下及既有建筑装修改造工程监管机制。完成削坡建房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任务。持续实施《东莞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完成谢岗地震综合观测站和50个地震信息接收终端建设。2022年完成41户农房抗震试点改造任务。

(三)抓好住建领域信访维稳。优化信访处置机制,完善同质化类纠纷的批量化解机制。健全市镇两级联动化解机制,做好全国“两会”以及二十大的稳控工作。压实领导包案责任,重点化解问题楼盘、工人欠薪纠纷、业主委员会成立纠纷等重访积案。

(四)抓好住建领域疫情防控。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加大对建设工地、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重点领域的防控力度,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和机制。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体系。

八、发力党的建设,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政治保证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机关党建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持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组建先锋突击队,把党建融入到业务中,加强对住建行业党建工作指导,打造红色物业、红色工地、红色讲堂、红色长廊等系列红色品牌。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村(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

(二)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加大重点工作新闻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和重大政策解读工作,加强对住建领域热点敏感问题实时监测预警。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对标补齐短板,推动住建形象和文明素养全面提升。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公职人员和行业从业人员的普法教育。

(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注重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和业务能力建设,重点培养政策研究人才,提升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经济分析、行业发展等政策研究的能力,建立培训制度,加强市、镇住建系统干部职工专业培训,大力培养住建领域行家里手。开展执行力建设攻坚专项行动,营造“跑马勇争先、执行论英雄”的干事创业氛围,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住建干部队伍。

(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深入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正风肃纪反腐,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持续开展好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强化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引导党员干部严守党章党规党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落实廉政监督机制,强化“关键少数”监督力度,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的监督约束,以标准化决策机制、现场执法记录机制、投诉机制、巡检机制等解决审批过程及外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廉政问题。突出“严”的主基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住建领域腐败问题。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装配式政策|广东│25%装配式,东莞市发布《2022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