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产时代,大健康产业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尚待挖掘。业态迭代的背景下,以单一功能对建筑类型进行定义已逐渐失效,我们尝试寻找一种弹性空间状态来包容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模糊医疗与酒店的明晰边界,叠合康养与度假的多元场景,在热带气候条件下营造一处山水园林,以此构建回应时代转型需求的未来康养新模式。——孟凡浩
山海间的“国家级医疗及健身疗养基地”项目所在地三亚海棠湾,依凭独秀的游居优势,落定“国家级医疗及健身疗养基地”的规划定位。医养游居憩等诸要素的类型边界探索,与海棠湾的自然山水格局一同展开。
在我们介入之前,规划局与开发商已展开了多轮“诉求拉锯战”:从城市综合发展角度,规划局希望项目跳脱行列式类住宅产品;从经济效益角度,开发商不希望以单一的医疗设施进行集中式布局,横亘在长远的上层规划与即时的经济效益的平衡之间,示范中心以“医疗酒店化的复合场景目的地”的定位为框,在地勾画“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山水园林”,以此破题。
规划布局:集约高效的自然院落
医疗接诊注重高效,康养休闲寻求自由。项目需在35%建筑密度与40米的限高下,调和大体量建筑“高效而自由”的矛盾。建筑密度被最大化利用,减少层数,建筑功能体化整为零并加强围合,示范中心形成组团院落式布局,休闲尺度的景观孔隙得以置入,同时明确公私分区,与舒展的山海景观相协调,同城市尺度下的当地民居相融合。
分区明确后,各流线分路建立。于院落之间,建筑内走廊联通半室外空间、院落连廊形成便捷的人行流线。院内绿植借景院外椰林,人行通道转化为心旷神怡的漫步系统。
场景叠合:全时段的复合场景,柔性变化的复合功能
“诉求矛盾”使功能面积不确定,空间业态随时动态调整。对医院功能细化考量后,将分时、公共、标准化的医疗功能空间独立分区,将全时、私密、个性化的住院病房与医护生活服务空间叠合度假场景,营造全时段的复合场景目的地。
示范中心整体运用8.4×8.4米模数化设计,基础医疗和康养度假空间具备互换条件,满足扩张和改建需求。康养度假式病房院落中,线性廊道置入景观孔隙,减弱长走廊的幽闭感,营造度假式酒店的舒朗氛围。配置全龄化活动馆等康养公共空间,实现度假式社区体验。
立面风貌:转译传统建筑语言,回应海岛地域气候在历史文脉与空间秩序下,立面构型于保护传统城市文化风貌的管控条例,与酷热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
转译传统坡屋顶独立分散的院落以连续屋面连缀而起,在周边组织关系含糊的空间肌理中,自成布局明确的统一体。同时传统双坡屋面对称状态被打破,依循建筑功能体的主次关系与高度,折顶为山,屋面连续而渐次起伏,形如山海之中的“大山”。
塑造灰空间与层次立面转译于中式建筑的三段式构图。深远出挑的屋檐及段落形式语言,形成层次鲜明、节奏明快、秩序清晰的灰空间。在炎热多雨气候下,活动空间舒适宜人,贴合热带风情的度假氛围。
衍生立面母题针对不同的建筑功能及尺度,衍生出多变的立面类型,使示范中心形成具聚落特征的建筑群。
选材与建造:限制成本内的表皮缝合
近5米的出檐与中段墙身,采用传统木材将遇诸多限制,我们通过模型考究木结构的尺度比例和搭接方式,将其转译至立面构造中。同时选用平替的现代材料降低成本:钢斜撑与檩条、装饰性砌体檐垫枋、幕墙铝方通格栅窗等覆盖仿木涂料。因制作工序与材料差别,覆涂的木色及纹理疏密保留细微不同,从而建构更立体的灰空间色彩层次。
底部基座在混凝土主体框架之外,窗洞造型采用较低造价的轻钢龙骨搭建骨架,覆盖GRC水泥纤维面板,涂抹与墙身一致的仿混凝土浅色涂料,呈现明快的节奏感。
以现代混凝土预制瓦替代陶瓦,并以深浅色差6:3:1的面积比例随意排列,屋面远观呈现生动的纹理样态。
以高效与自由的场景叠合,示范中心实现功能的动态置换,与居园可游的意境与景致,我们在限制矛盾内探索类型边界,与风貌控制条件下的形式语言,延伸当代健康人居方式的要素内涵。
项目图纸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区位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医疗楼中庭剖面
△度假式病房楼剖面
△分析图
△设计生成图
△主入口立面表皮构造
△立面表皮构造
△立面母题衍生出多种类型变化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line+
面积 :136144m²
项目年份 :2021
摄影师 :夏至,陈曦
主持建筑师 :孟凡浩
项目负责 :李昕光(建筑)、李上阳(景观)
设计团队 :何雅量、黄广伟、张罕奇、徐天驹、涂单单、万云程(建筑);金剑波、池晓媚、张文杰、李俊(景观)
顾问团队 :邓琳爽、王致尧、郭心仪、丁涛、贾晶
业主 :力旺卓悦(三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医疗技术顾问 :戴文工程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 :海南省建筑设计院
幕墙合作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地点 :中国,三亚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