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型命名规则。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随着模型深度的加深、设计变更的增多,BIM模型及备份文件数量会成倍增长。为区分不同专业、不同区域、不同创建时间的模型,缩短寻找模型的时间,建模过程中需要规定使用同一套命名规则。
(2)模型深度控制。在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对BIM模型的深度有不同的要求,如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仅需要了解建筑的外观和整体布局,施工阶段工程量统计过程要求了解每一个构件的尺寸、材质、价格等。这需要根据工程需要,针对不同项目或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规定不同的模型深度。
(3)模型质量控制。BIM模型在施工阶段的可视化展示和指导施工是两大应用点,而这两大应用点对模型质量的要求都非常高,必须对BIM模型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发挥其优势真正做到指导施工。
(4)模型准确度控制。BIM模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建筑的可视化展示,必须要提高模型的准确度,体现出建筑物的实际高度以及各专业构件的实际尺寸,为后期的建筑分析、施工控制的准确度奠定基础。
(5)模型完整度控制。BIM模型的完整度包含两部分即模型精度和模型深度。模型精度是指模型的物理表达(也通过LOD等级来衡量),模型深度是指模型功能性的表达即模型所赋予的信息。模型精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不同楼层、不同专业的完整展示,模型深度包含工程施工阶段所需的信息,各构件所携带的信息为后期的各种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6)模型大小的控制。BIM模型随着各参与方逐渐介入,信息量逐渐增大,模型文件所占虚拟内存变大,查看模型时硬盘读写速度无法跟上导致软件崩溃。因此,要严格控制模型文件的大小,一旦超过200MB必须进行拆分,以减轻电脑负担。
(7)模型交付规则。模型的交付完成建筑信息的传递,交付过程应注意交付文件的整理,保持建筑信息传递的完整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