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造价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架构、采购模式以及工作方式三个方面:
在组织架构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传统的组织架构非常简洁,架构的主体为造价咨询单位,其他参与方的造价人员配合其共同完成对造价的管理。在应用BIM技术之后,组织架构与IPD模式基本相同,即造价咨询单位不再作为主导,组织架构的主要参与者为各个参与方的造价管理人员,并成立专门的造价管理小组,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问题均由该小组负责,其管理贯穿于项目地各个环节。能够看到,在应用BIM技术之后,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组织架构产生了变化,一方面,信息的流动性更强;另一方面,各参与方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更高,这对于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采购模式方面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采购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DBB模式。该模式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采购模式,即设计-招标-施工。该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优势在于经济竞争性较强,通过招标这一环节业主能够将造价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而且还能顺利完成项目的开展。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先设计、后施工,那么设计单位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没有从全局考虑问题,以满足业主的需求为根本目标,对于工程的造价、质量、施工工艺都缺乏重视力度,从而造成与后期的施工脱节;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变更、修改,不仅导致工期延后,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该采购模式中应用BIM技术,优点在于设计水平能够有所提高,但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还不够,因此BIM技术的根本价值很难发挥出来。
其二,DB模式。所谓DB模式就是将设计和施工融为一体,共同由承包商负责,一方面要考虑设计是否能够满足业主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施工因素、考虑工程的成本、进度造价等等。另外承包商还要对各参与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交流,以最大的程度来提高管理水平并控制成本。该模式的优势在于从建设项目的全局思考问题,加强了各项目参与方之间的协调性。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总承包商一览独大,业主对其依赖性很强,分包商与业主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这是该模式存在的最大风险。与DBB模式相比,BIM技术在DB模式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原因在于总承包商负责建设项目的始终,对于造价管理而言具有重要价值。
其三,IPD模式。该模式就是各参与方基于BIM平台有机的建立一个团队,包括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供应商等等,各参与方以一个共同目标作为发展方向,彼此合作、共享信息。以团队的力量来实现共赢,共同设计出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决策方案,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建设项目的造价,而且各参与方都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与前两种采购模式相比,BIM技术在IPD模式中应用能够发挥其最大价值,BIM技术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各参与方在工程开展的初期阶段就参与进来,通过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共同制定决策方案,一方面避免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造价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实现了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性。
在工作方式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传统的造价管理是由造价咨询单位负责,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包括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最后的竣工阶段,无论是造价的控制还是造价的管理均由造价咨询单位全权负责,造价咨询单位与参与方之间建立的是点对点的连接。这种工作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明确了职责和风险,不会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发生。但是在应用BIM技术之后,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由点对点发展成为了点对面,造价咨询单位不在全权控制造价管理过程,而是由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共同承担,从工程项目的早期开始阶段,各个参与方就可以介入进来,共同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一方面信息的共享与传递效率更高,另一方面造价的管理也更加科学。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能够看到,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势必会对传统做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大实践力度,不断积累经验,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找到最科学的BIM模式,才能将其作用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来,提高造价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