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工作时,各个阶段、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是在各自专业的专用工作软件里进行创建信息、读取信息和修改信息的工作。所以,为了很好的实现BIM的优势,最重要的事情是保障这些由数十个甚至儿十个不同的软件所创建的信息的无障碍交流。并且,各种信息的交流,应该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不需要由人工进行多余的解释、翻译、重复输入等工作,计算机就能自动读取、传递、保存这些信息。想要实现这样的“自动化”的信息交流,作者设想了三种实现模式:
a.开发一个能支持所有专业、所有环节的超级软件。所有专业人员在不同的环节都能使用这个软件来完成个项目不同阶段的工作。然而,在建筑业内人士与计算机业内人士听到这种想法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想法基本上不能实现。如果真有这样一个软件,这个软件本身占用的硬盘容量就是超常规的,建筑行业林林总总的各种人员之中,有的人工作量不大,确不得不在计算机上安装一个超级软件,就很不合理。而且现在的个人计算机硬件水平,也不可能能运行这样的超级软件。
b.在不同软件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既可以是软件与软件之间的信息交换,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当项目涉及到的软件数量较少时,这种方法具有可实施性,不过,当涉及的软件达到一定的数量(比如是10个软件)时,其开发成本就会成倍增加。而且,如果软件的版本升级致使其模型数据与之前的不同,那么其他软件与它对接的部分也要改变。
c.制定一个中间文件或者数据标准,使所有相关软件与这个标准对接。软件之间的信息流通需要通过中间文件来实现,所以,进行信息的交流时,就会有一个“转存”的过程。开发这样支持各个阶段的工作,兼容各种专业的技术标准,需要所有相关专业的研究者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研究成本,但是一旦完成了这个工作就会带来很高的回报,就是一-劳永逸。符合这个标准的软件越多,这个标准本身的价值就越大。
比较一下以上三种方式。从研发成本考虑:第一种方式的成本无限大,不具有实现的必要;我们引入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的研究数据来比较第二、第三种设想,开发、维护20个软件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所需要的成本,是开发、维护一个20个软件都支持的中间数据标准所需要成本的20倍。从使用适应性考虑,第三种设想更为适合BIM这样软件繁多的体系去使用。这就是今天为BIM完成使命选择的办法——开发一个支持项目生命周期所有阶段、所有项目成员、所有软件产品之间自动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标准。因为需要支持的范围如此之广,所以必须是一个公开标准(相对于专用标准而言);又因为需要支持信息自动交换,所以必须是一个结构化的标准(相对于非结构化而言)。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