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在2004年,我国就引入BIM相关的概念,但BIM远没有到达政府以及行业人员所期待的效果,对于BIM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云端,没有真正的落地实践。
第一、BIM软件运用问题。市场上BIM软件众多,但软件的运用层次还不够,BIM做出来的模型仅仅是产生用户需要的东西的原材料,用户还得用其他工具加工而获得所需产品,各运用软件之间并不能够做到信息无损传递。
第二、使用者和受益者不一致。在项目建设中,BIM技术最大的收益者是业主方,设计方是贡献最大的,施工方是使用动力最大方。这就导致了利益分配冲突,贡献最大者和利益最大者不统一,使用BIM技术的额外费用不知归集于哪个单位。很可能导致变更的最大源泉设计方放弃BIM,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工程变更发生的概率将大幅上涨。
第三、BIM技术对硬件要求高。尽管BIM软件开发商不停优化系列软件,但BIM模型庞大并且是多维度的,动态的,这必然要求相应硬件水平高才能够满足,无形中给使用者增添了经济负担。
第四、市场环境机制不利于BIM技术的推广。“走捷径”是我国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心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开拓奉献精神难以持久。BIM技术目前在我国处于窘境,大家无视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总是想做一个拿来主义者,坐享其成。建筑市场本身体制不健全,秩序紊乱,BIM技术难以在建筑行业中快速发展。
第五、技术问题。目前BIM技术的窘境最大的障碍就是技术问题。在我国大多数施工现场信息化程度低,生产粗犷,管理层缺乏精准的数据信息作为分析决策的证据支撑,容易出现方向错误。参建方各自的BIM团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员工并不具备BIM技术能力,单位没有相关培训体制,更不乏有对BIM技术抵制的存在,认为技术大于管理,我们不能否认重技术,但也不能轻视管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