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的提出起于1975年,在这一年ChunkEastman教授提出了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雏形,随后这一概念在被不断地完善和解构中成了目前我们所熟知的BIM技术。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BIM技术的发展历史:
(1)早期二维CAD
早期二维CAD的技术的应用场景是在构件的表达标准仍然采用三视图方式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作为绘图辅助,以线框造型取代传统的人工绘图,大幅度提升图纸制作效率。因此,在早期二维CAD时期,CAD仅仅是在计算机绘制三视图的一个工具。
(2)曲面造型与实体造型时代
从七十年代开始,三维造型技术开始流行,首先出现的是曲面造型技术。
曲面造型能够构建对象外部及其轮廓的视觉表示,对象可以是发动机、法兰等机械部件,也可以是动物等复杂的有机形状,无论设计什么对象,实质上建模成果是一个表面,由外部曲线和形状定义的表面,但没有定义质量属性,也没有厚度。这也导致了对象可能在几何和物理上不正确,所以另一种实体造型技术就应运而生。
实体造型是3D实体对象的计算机建模技术,实体造型的目标是确保每个表面在几何上都是正确的,并且从内部和外部模拟对象,从而可以生成建模对象的剖面图。实体建模会自动计算困难的工程方程,最初主要用于机械加工和装配的规划和验证,后来还被应用于室内设计、3D打印、视频游戏和电影制作等。目前仍然是最流行的建模技术之一。
(3)参数化几何建模时代
参数化建模是使用草图、特征造型和约束来实现设计意图的方法,记录建模全过程,支持用户重复修改模型。参数化几何建模技术非常适合涉及严格要求和制造标准的设计任务。比如,如果进行精细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在尺寸、零件、装配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产品设计,后期可能还需要修改迭代设计,此时使用参数化建模就比较合适了。如果对设计进行更改时,通过更改草图,模型会自动更新。但在概念设计期间,参数化建模对试图尽快实现概念模型创建来说,就显得有些操作繁琐。但对于BIM的构件库建设来说,参数化建模技术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定义和创建各类参数化构件。
(4)BIM建模时代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通常包含三种含义,狭义上来说,是指包含各类几何和非几何属性信息的数字化模型;较为被大众认可的含义是在数字化模型的基础上,还可以仿真建筑的动态信息;随着BIM技术的深入应用,BIM更引申为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各大CAD的软件开发公司,逐步根据对BIM内涵的了解,在CAD图形平台上构建BIM建模软件,比如奔特力公司就在Microstation上开发了面向基础设施的BIM软件。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