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编制背景
2021年10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对城乡建设领域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和布局,将“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
绿色建筑,是一种高品质建筑,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与安全的生活与工作场所,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好地处理与自然的关系,能最大程度保护环境,实现节能降碳,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新时期发展绿色建筑,对打造高品质宜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新阶段,在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下,我院规划设计三所牵头完成了全国首个超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日前《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印发。
02规划特点
国内领先:构建国内引领、湾区示范的绿色建筑新目标新格局
《规划》以构建“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为发展蓝图,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导向,围绕“全国先进、人本体验、双碳对接、岭南特色”四个战略方向,将广州市建设成为“绿色建筑发展先进标杆城市、大湾区碳中和引领示范城市、具有岭南特色人本绿色城市”。
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总体目标
《规划》衔接广州市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结合未来新增建设区域布局,构建“双核驱动,五片引领,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推动绿色建筑集聚发展。
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空间格局图
《规划》构建了以高星级绿色建筑为引领,涵盖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内容的“绿色建筑+”全领域指标体系,从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持续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四个方面制定11项发展指标,重点聚焦高星级绿色建筑,要求高星级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开工建筑比例到2025年达到40%,2030年达到70%,2035年全面实现高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
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指标表
对标先进:构建高星级绿色建筑“重点区域—重点辖区—全域覆盖”分阶段实施路径
综合分析北京、上海、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等地的绿色建筑目标制定方式,这些国内先进城市、先进地区在目标制定上,都将高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作为中远期发展目标;在实施路径上,都率先在全市“重点区域”“重点辖区”实现全覆盖,最终引领全域实现覆盖。
因此结合以上经验,《规划》提出“分区域、分阶段、分类型”的高星级绿色建筑实施路径,从“重点区域全覆盖”到“重点辖区全覆盖”,再到“全域全覆盖”,最终到2035年全面实现绿色建筑高星级发展。
广州市高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分阶段实施路径
具体而言,考虑广州各行政区的发展定位、绿色建筑发展基础和新增开发建设规模,分类确定各时期高星级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开工民用建筑的比例,要求规划期末实现100%的目标。南沙区、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荔湾区、黄埔区六区划定为先行目标管理分区,到2030年先行实现100%的目标值;白云区、增城区、花都区三区划定为重点目标管理分区,到2025年、2030年分别实现40%、60%目标值;从化区划定为一般目标管理分区,到2025年、2030年分别实现30%、50%目标值。
广州市绿色建筑目标分级管控图
对接双碳:推动建筑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应用,打造大湾区碳中和引领示范城市
衔接广州市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线,聚焦建筑能效水平提升,实现城镇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水平提升30%,城镇新建公共建筑能效水平提升20%。
推动新建建筑积极采用光伏、光热、空气能等不同形式的可再生能源。重点识别全市产业空间集聚区域,推动建筑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应用,鼓励从化区、黄埔区等产业园区较多的辖区集中建设省、市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至规划期末,累计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当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
广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
立足地域:传承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技术,打造岭南特色人本绿色城市
针对广州夏热冬暖、湿热多雨的气候特征,推动以“乡土、低技、低成本”的被动式节能方式实现现代建筑需求,建设一批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至规划期末,累计建设岭南特色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规模达到1000万平方米,实现规模化发展。
广州市岭南特色绿色建筑示范
立足传统岭南建筑的遮阳、隔热、通风的气候适应性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中大力推广运用冷巷、天井、敞厅、骑楼、园林庭院等岭南特色空间技术措施,改善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实现建筑节能效应,并从通风、遮阳、隔热等方面提出岭南特色绿色建筑的技术指引。
岭南特色空间设计元素示意图
岭南特色绿色建筑技术指引示意图
新旧并重: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力度,推进城市更新的绿色化发展
除新建建筑外,《规划》要求到2035年,既有建筑完成3000万平方米节能绿色化改造面积的目标,鼓励既有建筑改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引导当前改造模式从单一点状向多点合力转变。
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结合城市更新有序开展,持续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能改造模式,如白天鹅宾馆、广州发展中心大厦应用系列创新技术进行绿色化改造,实现了系统效率提升、建筑能耗下降和运行效益的显著提升。
广州市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示范
对各区2000年前建成且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加快实施节能宜居综合改造。划定黄埔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为先行示范的重点改造区域,结合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统筹开展老旧小区节能改造、绿色社区、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探索形成广州市老旧小区节能宜居综合改造模式。目前,部分老旧居住小区已开展节能宜居改造工作,如广州天河区东成花苑、越秀区三眼井社区结合社区综合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构建了宜居绿色社区。
广州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宜居改造案例
精细管控:构建全流程管控体系,首次实现绿色建筑星级管控指标与全市控规单元管理的融合衔接
《规划》通过构建“市域-管理分区-目标单元”三级绿色建筑管控指引体系,实现全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管理分区层面,根据各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特点,按照一般、重点、先行管理分区三类分区管控,提出差异化的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和指引。目标单元层面,按照“分区、分类”的方式,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和各类建设管理主体范围为基础,划分198个目标单元,并结合与控规用地性质对应的10类建筑建设指引,形成更精细的管控方式。
广州市绿色建筑分区管控图
《规划》制定“一区一图则”,并将空间布局和管控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一步促进规划的管控实施,首次实现住建部门的绿色建筑顶层管控要求前置。
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一区一图则”
在规划编制的行政审批全流程中,以新建绿色建筑为基础,通过细化控规编制、土地出让、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相关规定与技术指引内容,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绿色建筑全流程管控示意图
03结 语
《规划》作为全国首个超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2020年)颁布以来省内首个编制完成的市级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率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将布局与管控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对引领广州市未来十五年绿色建筑发展具有纲领性作用。
《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发展理念,为广州深化落实“双碳”战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做出贡献。
项目团队
GZPI规划设计三所:朱俊华、许靖涛、蓝素雯、蔡巧贤、尹晨冬
GZPI建筑设计三所:杨敏燕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