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亮点表现在施工方案优化、碰撞检查、质量检查对比、技术交底、高效沟通机制、收集整理现场质量数据和实时动态跟踪7个方面。
一、施工方案优化
BIM的可视化协助施工有利于优化施工方案。与以往用二维图纸施工不同,基于BIM的三维模型施工可提前感受施工效果,能使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有一个整体的把握。BIM模型可帮助施工人员快速掌握管线排布原则,准确把握各图元的尺寸、标高与间距,了解图元属性信息,对优化施工方案起到促进作用。
二、碰撞检查
BIMMEP模型搭建好后,需要进行管线综合,找出并调整有碰撞的图元。利用Autodesk Revit的“碰撞检查”功能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项目中图元之间或主体项目与链接模型图元之间的碰撞并加以解决。
相较于传统的在平面图纸上:进行管线综合,应用BIM技术不仅可以更直观地进行三维展示,还能自动进行碰撞检查,生成冲突报告,高亮显示选中的冲突图元,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碰撞点,完成修改。BIM在管线综合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效率与精准性,保障了施工质量。
三、质量检查对比
质量检查对比是指采用目测、尺量或拍摄照片的方法获取现场质量信息,将质量信息关联到BIM平台中,与BIM模型和相关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如有质量偏差,要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检查整改结果,核对质量要求,并归档保存。
四、技术交底
根据质量通病与施工重、难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关注关键与复杂节点,隐蔽工程和预留、预埋工程的技术交底。传统的技术交底是借助CAD图纸进行空间想象,但由于想象能力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使得工程技术交底困难重重,复杂工程的技术交底更是难上加难。BIM技术针对技术交底的处理办法是,利用BIM三维动态漫游功能、平立剖面图的快速出图性和虚拟施.工的特性进行技术交底,帮助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工人身临其境,感受现场布置与建设要求,让施工人员对.工程现状的理解更为透彻,加强相关质量人员的沟通与协调,将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五、高效沟通机制
BIM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最大的优势就是加强了施工单位内部人员质量信息沟通,改善了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机制。传统的沟通方式是施工单位质量人员发现质量问题,收集、整理质量信息形成质量文件,找班组长,班组长再找作业人员完成调整,这样不仅耗时长,过程也比较繁琐,而且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做到实时监督。基于BIM的沟通,是不管人员在不在现场,都可随时查看实时质量信息,通过移动终端来要求现场人员进行整改、上传实时质量状况。项日领导在办公室里就可查看实时质量信息、下达指令,实现远程控制。
六、收集整理现场质量数据
BIM模型承载了大量与项目有关的信息,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BIM模型中的图、表、图元属性等等。BIM技术为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递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施工中,要及时收集、上传质量数据,整理、分析后得到质量信息,发现质量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迅速对施工有关方面进行调整。
BIM是质量信息的载体,建模不再仅仅是建立三维BIM模型,更是重塑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完善质量控制方法,达到BIM模型与现场质量数据、质量现状的完全对接,做到质量信息与模型信息的同步一致。
七、实时动态跟踪
实时动态跟踪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质量信息核对手机、平板可通过下载BIM软件客户端,查看BIM三维模型、设计要求和实时质量信息,方便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核对信息,解决传统图纸携带不便、费时费力的问题。BIM技术同时可帮助项目参与方完成二维转三维的空间想象工作,使得关键、复杂节点一目了然。
施工方要及时将核对的工程部位、数量、结果、核对时间等文字信息和相关照片上传至BIM平台,便于项目其他参与方监督,保障施工质量。
八、质量问题追踪
传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预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即使施工准备和问题预防工作做得再充分,在实际施工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质量问题。随着工程的推进,多工作面的同时开展,各专业交叉施工,质量问题实时追踪越来越困难。更为重要的是要及时收集质量问题,整理、分析并找出其产生原因,进而调整质量计划,完成整改或返工,尽可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传统质量问题纸质记录的方法,问题反映不够直观,反馈滞后,且无法自动完成对其数量、类型的整理与分析。使用BIM技术,可自动地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辅助人员快速找出问题出现的源头,达到不仅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处理问题源头,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出现。
好了,BIM技术施工控制质量的亮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希望本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