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慧城市作为化解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各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从北到南,从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从一线发达城市到二三线城市,500多个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各城市陆续出台相应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正迎来越来越好的机遇。
2016年已经起航,在国家的重点扶持推动下,智慧城市将更快速、更深入地推进。在“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战略进一步落地实施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将获得更好的基础条件。那么,什么样的细分产业会率先爆发呢?在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强调,必须坚持安全发展,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面对2016智慧城市进程加快的步伐,作为智能技术与智慧应用的有机结合体的智慧工地,究竟会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智能监控技术应用的扩展
智能监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智慧工地建设的基本特点。随着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监控平台应用的局限性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通过对智能监控系统的投入应用,不难发现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视频监控的作用与应用能力,使得监控系统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和使用率,大幅度降低资源与人员配置;与此同时,能够全方面实时监控工程现场状况,提升施工现场安全防范工作的效率,从而体现出智能监控平台的价值。
工地云端信息服务的共享
全国智慧工地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汇集了建筑工地相关的各种信息:人员管理、设备监控数据、施工环境监测数据等信息,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和智能硬件等方式,为智慧工地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与应用服务。说到底,智慧工地离不开“端+云+大数据”。所谓“端”是现场IT应用的最大特征,端有三类:PC、移动和智能硬件;而云是后台——项目管理协同平台;大数据是体现。因此,智慧工地具有的共享建筑工程各方面信息资源的能力,能够尽量减少建筑施工各环节出现的不安全、文明的违规行为,达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谐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物联网是借助射频识别(RFID)、感应器、全球导航定位技术、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设备、系统和人员等管理对象,需要借助物联网的技术,来实现设备和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远程共享。全国智慧工地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借助RFID、北斗定位技术、感应器、视频监控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对建筑工地的实时监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