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以绿色金融为动能,以绿色建筑为依托,以绿色产业为基石的“绿色+”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特色优势以及绿色金融对于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为建设和谐、宜居、美丽的大国首都作出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以绿色金融为动能,强化示范区建设顶层设计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在示范区建设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出台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强化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初步形成以北京绿色交易所为引领、特色绿色金融机构为支撑的全市领先的特色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助推示范区建设。配合做好北京绿色交易所迁入落地工作,从进驻协作、政策保障、奖励兑现等方面为北京绿色交易所顺利入驻提供全方位支撑保障,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承担CCER交易中心功能,进一步强化其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地位。大力支持北京市首家绿色支行与北京自贸试验区内首家绿色支行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鼓励绿色支行在绿色运营管理、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产品开发方面创新开展业务,开发专项企业项目库+专属政府支持政策+专属创新金融产品并提供“一站式”绿色金融服务,发挥了极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以绿色建筑为依托,全面践行低碳减排园区发展路径
北京城市副中心以运河商务区为试点,与国家能源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国家能源集团在智慧能源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高效推进集屋顶光伏、地源热泵、新型储能为一体的绿色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建设,实现能耗在线监测、分布式新能源调节、“一屏控碳+一屏减碳”、规划零碳路径等功能。与目前国内以政府和地区电网公司发挥行政管理作用的普遍建设和运营模式不同,该项目一方面由供能方投资,通过能碳大数据平台精确记录系统各部分总体运行情况,保证了供能系统的运行质量;另一方面,根据用能方的特点及要求,为用能方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本地化等多种数据存储方式以及通信运营商、电力专线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保障用能方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双方对工程建设水平、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发挥监管作用,进而提高项目运行带来的额外收益,且实现收益共享,提高双方参与度,保障了项目的继续推广和规模化发展。该项目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引导用户侧负荷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做低碳引领者”建设目标试点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实施路径。
(三)以绿色产业为基石,全面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推动绿色化改造提升,制定出台《通州区绿色化改造提升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智能化改造、分布式光伏能源建设、减碳发展建设等绿色化改造提升项目,对获得国家级称号、国家级产品评定、权威机构碳中和认证或碳减排效果显著的项目,采用后补贴方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绿色化改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对绿色发展领域重点企业开展梯队式培育,优先给予补助支持,推动重点企业与专业机构对接,以便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绿色咨询及金融服务,组织企业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规划,并协助企业积极申报“碳中和”认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强化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方向。
二、实践效果
(一)绿色金融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北京绿色交易所参与制定的《环境权益融资工具》《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两项标准已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参与起草的《碳金融产品》标准已由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以北京绿色交易所为依托的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构建,已涵盖重点排放单位1000家左右,累计实现碳配额等交易量超9300万吨,成交额突破30亿元。先后开展及落地全国首单供应链绿色资产支持票据承销业务、全国首单银登中心绿色信贷财产权信托投资业务、全国银行间市场首笔超短期“碳中和债”业务、北京市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北京市首单CCER质押贷款业务、通州区首笔绿色租赁保理业务等绿色金融服务及产品,成功发行“碳中和”主题理财产品,助力全国首批、北京市首笔绿色公募REITs成功募集。目前,全区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40亿元,其中绿色支行为凉水河(通州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提供信贷资金综合授信5亿元,为萧太后河综合治理项目提供了综合授信1亿元,绿色资产交易规模持续攀升。
(二)园区节能减排效能持续提升
综合智慧能源控制中心屋顶光伏部分已于2021年底正式投入运行,控制中心可充分调动分布式发电设施、储能设施和地源热泵等柔性负荷资源,通过电力市场化机制提升负荷侧灵活调控能力,服务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逐步实现新能源的本地化利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对运河商务区富华水乡试点园区5栋楼楼顶光伏安装及并网,累计发电26万度,减排二氧化碳约235.5吨。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绿电约35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约3.48万吨,按照光伏时段平均电价0.85元/千瓦时和一般光伏电价折扣水平,可节约电费约595万元,同时可产生“绿证”3.5万张,大幅降低试点区域内综合能耗及碳排放指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运河商务区启动区建筑目前已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星级设计认证。
(三)绿色产业主体加速汇聚
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两家绿色基础设施类公司业务开展顺利,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全球ESG投融资研究中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院等绿色领域专业研究机构正式成立;中美绿色基金、北创低碳科技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北京首支百亿规模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Pre-REITs基金)等绿色基金已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引进华夏理财(以ESG投资为重要业务板块)新型金融机构;三峡新能源、中际联合两家绿色企业上市,国际绿色投资集团加快筹备组建。同时,2020年绿色金融国际论坛、第二届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高峰论坛、首届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年会、2021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等一批高规格、高水准活动成功举办,深化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国际交流,提升了在国际绿色产业中的地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强化绿色标准引领作用
进一步探索在绿色金融、绿色建筑等领域行业标准的制定,对接国内外先进规则与标准体系,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交易和服务中心,积极参与绿色标准研究制定,力争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标准样本”。
(二)加大区内绿色项目支持力度
进一步对接区内重点绿色企业,及时跟进重点绿色项目,为项目落地提供必要的政策与服务支持,引进培育一批绿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绿色示范项目。
(三)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配套政策,强化项目支撑和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