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积木、造汽车一样盖房子,像做三明治一样建外墙”,装配式建筑早已成为一个屡见不鲜的名词。2022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8.1亿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9.46%,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6.2%。装配式建筑发展如此之快,不仅因为其安装方便快捷,更因为其节能减排优势明显,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明显提高,是一种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造方式。
近日,北京市新时期首个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EPC模式)的装配式保障性住房项目,顺义新城第18街区公租房项目首批11栋楼实现结构封顶,这是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近年来在绿色、智能建造领域开展的系列创新实践成果之一。
顺义新城第18街区公租房项目现场
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有一个总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的公租房项目。其中,住宅楼共14栋,增配商业楼2栋,装配率≥96%,预制率≥43%,水平构件采用预制(叠合)构件或免模的应用比例≥70%。
据了解,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纵肋叠合剪力墙住宅一体化建造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2022年度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顺义新城公租房项目就采用了这种纵肋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纵肋叠合剪力墙是采用竖向受力钢筋在空腔内环锚搭接的新型连接节点技术,研发的纵肋空心墙板和夹心保温纵肋空心墙板等新型预制空心墙板;为提升建造效率与质量,经过多次模拟和试验,住宅产业化集团还研发出一种双层滑动拆除的定位卡具,转换层定位钢板根据插筋图进行电脑数控激光切孔,保证钢筋定位精确,降低材料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该项目使用了住宅产业化集团众多自主研发的新工艺、新技术,包括预制外墙板FRP(增强纤维材料)空调支架施工技术。夹心保温纵肋空心外墙板的外叶墙和保温层不属于承重结构,内叶墙属于承重结构,因此采用FRP材质空调支架在内叶墙生产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埋件预埋,新支架体系具有耐久、便利和可拆卸等优点。
我国装配式行业智能化水平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进入新阶段,智能建造技术成为行业新的热点。在顺义新城公租房项目,利用EPC工程总承包优势,住宅产业化集团建立了全周期业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提升了EPC项目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采用了全过程BIM模型使用和虚拟建造技术,在前期图纸设计阶段,施工技术团队介入参与方案优化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构建生产、模拟建造、后期运维等过程采用同一模型,管线综合优化完成直接生成管线预留预埋图。
今年年底,顺义新城第18街区公租房项目将完成。可以看到,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始终坚持用工业制造思维驱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运营,已经成为以创新驱动、智能建造为特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绿色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