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成都创新中心一期©FTA
京东方(成都)创新中心坐落于成都高新区,FTA助力企业发展,提供一体化的产业创新场所设计服务,以地缘文化和BOE企业精神为基础,打造重功能、强生态、灵活性高的“生态科技岛”。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结构已经封顶。
项目西邻城市主干道南北大道,总用地面积近约223亩。整体规划以山环水抱之势,叠合成低密度的科技绿岛,为区域物联网产业轴心聚集上下游及关联产业、创新和服务资源,依托BOE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及物联网创新能力,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营销展示、人才交流、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多维生态。
项目希望打造“产业共生”生态新模式,成为地缘文化新名片。
01 强塑地缘文化地标
先启落成的一期位于整体项目的西南方位,总建筑面积约为5.6万m²。建筑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叠院组团构成,将大体量化整为零,空间形态更灵活。
△设计生成过程©FTA
空间形式则糅合成都地域文化特色,以成都民居院落为基础,围合形成成都之“院”, 涵盖研发、生产、生活配套等功能空间,成为BOE(京东方)创新之“源”。
△空间形态—成都之“院”,科技之“谷”©FTA
建筑立面选取成都地域特色的“竹”元素塑造具有韵律感的弧面形态,不同的竹节组合更似拉满的风帆,赋予了BOE(京东方)未来创新事业扬帆起航,节节高升的美好祝愿。
△“竹与航”立面——竹节汇集成航行中的“帆”的概念©FTA
△建筑立面细节©FTA
02 高适应性产品满足全产业链需求
作为城市创新区引领者,FTA基于客户需求,为企业打造专属空间。在对BOE(京东方)内部各需求部门展开详细调研后,为满足全产业链功能需求,在三组叠院空间整体置入多种功能空间。以模块化的空间为基准,通过合理的柱网规划,灵活配置功能空间,打造高适应性产品,以应对产业未来创新发展与使用场景不确定性。
不同于传统生产制造空间,高适应性产品凭借功能弹性、高效率性、流线合理性、生态创新性四大特性适应多种空间需求。
层高配置优先使用功能,结合10.5×8.7m的大柱跨为全产业链企业、职能部门提供可分可合的柔性可变空间,实现研发办公、生产中试等多重使用模式灵活切换。由于产业空间存在相应工艺和流程的需求,设计通过分布合理的立体流线规划来满足人货分离,使得研发、生产两相宜。
场地东南广场衔接智能协作综合平台与生态食堂,半开放式的空间设计既强化从园区其它位置到共享设施的联动性,又打开了景观视野,保留了足够的自然光线与室外风景,让产业园区更具人文关怀。
△开敞的生态广场,形成与城市友好的“柔性边界”©FTA
前厅空间既为休憩空间,也可作为展示、活动空间,为关联企业宣传展示、增进产业上下游交流提供支持。双层食堂就餐区可达700m²,不仅是餐厅,也是柔性产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员工提供了必要的社交空间。
03 打造生态和谐的科技绿谷
“科技创新”与“绿色生态”相结合的产业环境设计是本项目的亮点。FTA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环绕建筑四周布置生态广场与水景,与凝聚创新氛围的科创时光轴带共同形成宜人的室外空间;部分建筑采用首层架空的格局,为内庭带来通风及采光,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为产研人员创造出安静私密的休憩环境;回环的“院”形成跌落的阳台,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随时走出房间,感受自然绿意。
△多层级庭院内部通风分析©FTA
△内部庭院底层架空,营造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FTA
此外,大面积层叠式的绿化屋顶设计不仅改善作为建筑“第五立面”的感官视觉,同时屋顶植被可以有效地调节微气候,降低顶层室内空间气温调节的能耗,为创新中心提供生态和谐的研发环境。
随着高新制造业迈向工业5.0时代,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弹性和灵活性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绕不开的命题。FTA在京东方(成都)创新中心的设计中,为行业头部企业提供可持续、以人为本且富有韧性的“柔性”工业空间新形态,也从与城市友好、产业互联、企业创新、绿色低碳等多维度提供一体化设计策略。
△一期封顶现场照片 ©FTA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京东方(成都)创新中心
项目地址:成都高新区
一期总建筑面积: 7.8万m²
一期地上建筑面积:5.6万m²
容积率:1.14
一期开工时间:2022年
业主:BOE(京东方)
方案设计单位:FTA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