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究竟能做些什么?BIM是一种能将设计、规划、施工及运营维护等不同工程阶段的工序,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出的各工项三维模型,并输入各对象属性后,建立出一个如同实物的虚拟三维环境,可再加入其他信息(如:时间、成本等)做整合,成为一个新的四维、五维甚至更多维的模型信息,使其可作为工程项目过程的仿真分析(如:施工排程模拟、成本分析、冲突检查等功能),以建立最有效率、最省成本的工程项目。
传统工程项目通常是由各项目团队间彼此分工合作进行的,而各项目团队往往是使用自己觉得较好用或熟悉的软件工具,因此各团队建立出的文件格式不尽相同,常有信息传递上的问题产生,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交换标准。为增进各软件间的协作能力,国际协作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Interoperability,IAI) 订定了建造产业的信息交换标准「工业基础级别」(Industry Fundation Classes,IFC)。依据Eastman, C., Teicholz, P., Sacks, R., and Liston, K.(2008)指出,信息交换标准不仅可增进不同软件间的数据转换传输效率,应用参数化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技术,使得三维对象能通过参数化的设定,让三维对象有了彼此牵连的相互关系,只要更改其中一个对象的参数,而使其他相互关联的对象参数也能随着改变。
国内的建筑工程习惯将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分开执行,造成各阶段协同作业进行时是在各自的信息模式进行,导致有重复转制现象,而产生了错误与差异,而利用BIM可使工程团队将不同阶段的信息串连起来,可有效减少个阶段的信息转换误差、工作设计变更及重工状况的发生。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及维护阶段,中间的信息交付常常不尽完善,因此产生设施运营及维护时需要的设施信息不足,如果能将设计施工过程的施工图都完整的交付运营维护单位,则能避免运营维护时诸多的困扰。
BIM除了拥有三维模型外,每个模型都拥有各别的属性、性质、数量等信息,通过BIM的参数化、数值化特性,以「参数设变引擎」 (Parametric Change Engine)让项目设计、成本、明细表等信息可立即的被修改,并能维持高质量、协调一致的能力。BIM的三维模型除了能够显示众多的数值信息外,对于未有经验的业主或一般人来说,也能通过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展示,使其对于工程设计能够一眼望之,能让工程人员更透彻的了解工程内容。因此BIM从设计者手中传到各参与的团队时,各团队能依据三维模型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作业,而不是像传统的靠着大量图纸数据做整合来理解工程内容,使各团队对于工程内容的认知具有一致性,也能预先提防工地现场可能发生问题,事先更改为适用的施工路径与施工设计等。关于BIM究竟能做些什么今天说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