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编看到这个“伪BIM”的时候很是不解,那么什么是“伪BIM”?BIM和“伪BIM”有哪些不同?
“伪BIM”的定义:
出于多种原因(缺乏技能、缺少资源、想要实现信息重复利用等),有些公司一直在用传统方法输出信息,然后如果客户要求,再给这些信息上套上BIM外壳。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完事儿"之后才制作3D模型,或者说是在传统的绘图、明细表、规格等基础上做的"再加工"。用这种方法使用BIM,结果自然会增加开支、工期时长、挫败感和难度。让所有的信息都对号入座到模型中是不太可能的,这种方法也意味着未来绘图、明细表和模型之间可能出现潜在的冲突,因为它们的成形过程是割裂的。然后这些冲突会不断产生误解、延期、变更、超支及争议。因此冒牌的"伪BIM"不能真正地解决传统方法带来的任何问题。
真正的BIM不是套在传统方法之上就能实现的,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一种能让所有人受益无穷的替代方法,但前提是项目相关的所有人都用这种方式。
那么真正的BIM是什么呢?BIM能做什么?
用与现实中实际部件相对应的虚拟对象(虚拟部件),建一个数字化虚拟3D建筑。在3D模型中描述一次建筑部件,而每个对象,都是一个数字"容器",包含了关于对应部件的所有信息。虚拟3D环境中,人们可以360°查看并一目了然要建的建筑是什么样子,以及各部件之间是如何配合衔接的。软件能自动发现对象间的冲突。点击对象,就能看到所有相关信息。也可以查询或将这些信息进行提取用于其他流程,如项目规划或者工料估算排期(4D BIM)以及成本检查(5D BIM),结构化表现的详细分析、能耗绩效(6D BIM)等,或运维信息(7D BIM)。换句话说,只需要描述对象一次,未来就可以让更多人出于更多目的更多次地使用。
当然,不要忘了要输出的"文件"–图纸和明细表是可以从模型中导出来的"视图",而导出只是出于记录的需要(真正的价值都凝聚在模型而非文件中)。完成这些只需一个设置操作即可,无需手动输出,而且因为所有信息都源于同一个电子数据库,它们都是自动协调匹配的。如果需要修改,只要在模型中进行一次更改,所有"视图都将自动更新。"
对比传统方法和真正的BIM方法后,可以看出,后者的效率明显要高出很多,因此也会更加省钱省时。3D模型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更容易理解,它还能带来更好的设计协同,潜在的误解、误工、变更、超支和冲突问题也会减少。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BIM最常用的模型软件是Revit软件,利用Revit软件建模、碰撞检查等,配合使用Navisworks软件及LUMION软件制作三维漫游模型,边可以直观的观看整个建筑设计图。真正的BIM应用,可帮助工程节省大批自己和人力,还可提高工程实践。目前,国内建筑龙头企业都已相继组建BIM团队及BIM团队,并制定了相应的BIM应用标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