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16“创新杯”BIM应用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媒体活动上,欧特克公司工程建设业行业战略与市场营销副总裁Nicolas Mangon及欧特克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邵建先生接受了中国BIM网和筑龙等多家媒体专访。
中国BIM网记者提到,国外曾经有报道称,BIM正在加速整个建筑行业的洗牌,为争取更多中标机会不断有公司进行兼并和收购,并称未来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而中小企业可能会这场洗牌中面临淘汰。对此,Nicolas Mangon回答:“我认为我们看到的趋势恰好相反”。他说,之前曾和中国的一个业务伙伴进行过类似探讨,对方打了一个比方:他们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像狐狸一样更加灵活,而那些大企业就像恐龙一样,狐狸可以围着恐龙去很灵活地打转。而事实上从全球来看也有一个这样的趋势——小企业实际上反应速度更快,对于新技术他们的态度也更为灵活,可以更快地去接受比如云计算、衍生式设计、脚本编写等新技术,也能够按需参与一些大项目的竞标和投标,所以和报道中提出的趋势刚好相反。中小企业对这些技术做出了投入之后,是有能力去构建自己新的竞争实力的。
他表示,这一趋势也可以参照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在制造业,包括3D打印及数字化样机等新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也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很小的企业,可能只有一两个人,但是他们可以对产品进行非常快速的迭代,也不再依赖于大型的厂房或者是其他固定资产,这也符合目前流行的创客文化,对灵活、简单和创新的追求,同样的趋势通过BIM的应用,也会在建设行业出现。他说,近年来不少大型企业的一些前任员工,也都出来自己创业,他们组建的团队虽然小,也许只有几个人,但是因为新技术的使用,使他们面对大企业也可以构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李邵建对Nicolas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说,企业竞争力不取决于规模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区分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创新能力一是相对于市场变化的创新能力,同时还有对创新的工具和技术的接受速度和利用能力。国内有很多大型企业,他们也很快采用了新技术,因为他有资源优势,有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占有优势,但是也有很多中小企业的动作是非常快的,它们没有那么多的负担,运用新技术的速度更快。此外他还提到要避免同质化竞争。
李邵建接下来通过本届大赛的参赛报名和得奖情况,再次证实了这一趋势。他说在前几届比赛中,绝大多数报名参赛和获奖项目,都来自于大型设计或施工企业,但从前两届开始,到这一届尤为明显的变化是,大量的项目,不论是报名项目还是最终获奖的项目,都来源于中小型设计企业以及中小型施工企业。他说,今年有18个新秀奖,新秀奖不一定颁给中小型企业,而是颁给首次参与的单位,还有37个普及奖,普及奖指的是这个企业的应用水平。所以将近有45个奖项是颁给首次参加比赛的BIM应用领先企业或者是项目,这里面绝大多数,约90%或95%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获得。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明显的趋势,预示着BIM在中国的普及趋势。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