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SFAP
“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地处古徽州的婺源篁岭正如古书所述,依山而建,“挂”于崖上。这座近600年的徽州村落,建筑随地势自由生长,与自然融合一体。
犹在三月春,百亩梯田的油菜花海映衬之下,大美不言,触动“质性自然”的共通情感,入选了UNWTO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并亮相国际文化盛事法兰克福书展。
△摄影:SFAP
如何让这座破败的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村庄文化团队,在篁岭的山野村舍中耕耘雕琢了15年。
如今深具代表性的徽派古村落,却曾是几乎被抛弃的荒村:旱季缺水,雨季洪涝,村舍破败,人去楼空。篁岭的涅槃,凝缩着村庄文化团队在山野村舍中持续耕耘的15年。
一群人,扎根乡土,用时间和经验,不断反复打磨雕琢一座古村。在流量至上求新求快的时代,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但或许正因长期主义之下的拙与执,方能雕琢出独一无二的经典。
△摄影:SFAP
壹章
新生
从衰败的百年村落到“最美乡村”
在90年代,第一次走入村庄文化创始人、篁岭总设计师汪万斌视野中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这座古村建在山间陡坡之上,房屋零落参差,交通极为不便,村内可用地十分稀少,可谓“地无三尺平”。秋冬季节村民生活严重缺水,而汛期因街巷排水不畅,山体滑坡频发,篁岭逐渐沦为一个空心村,梯田抛荒,房屋倒塌,文脉断绝。
△改造前的篁岭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自小习画的汪万斌,因采风写生而走遍这里,别人眼中衰败的古村,于他而言却有着独到的美:这座挂在山间的村落,拥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并保留了不少传统徽派建筑风貌的古民居。这些独一无二的文旅条件与不忍传统村落日趋衰败的那份乡愁,让汪万斌相信篁岭的可能性,全然投身到村落的保护与改造之中。
△篁岭晒秋 © 汪万斌
△婺源写生 © 汪万斌
机遇出现在2009年,当地政府正式编制了篁岭村整体搬迁安置规划,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对篁岭村进行整体搬迁,汪万斌作为合伙人之一,参与其中。基于同济大学编制的《婺源篁岭民俗文化村发展规划》,他带领村庄文化团队,展开篁岭古村的整体设计和施工。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如此大尺度建造连带多种诉求关系的复杂项目,相应的难度系数可想而知。一方面,依山而建的独特村落形式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为项目的设计施工带来极大挑战。另一方面,旧有屋舍众多,再利用与拆除之间如何评估,拆改之后又如何保留原有的古村肌理?此外,如何引水上山解决古村长久以来的干旱问题,汛期水土固化问题等等。
项目从整体村落的规划、建筑的修缮营造,再到景观环境的梳理规划,都需要村庄文化一一攻克。
△篁岭改造过程,崎岖狭窄的山路无法让大型工程设备上山,只能肩扛手提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篁岭改造过程,修复改造对工程的挑战远比推倒重建大得多,村庄文化与匠人们紧密配合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汪万斌带领团队及当地匠人走遍古村的各个角落,调研、勘测、记录、思考。在一线实践,从在地特质入手,以现实为依据寻找设计思路与解决方案。基于篁岭村的情况,开创性地制定“保环境、屋上山、貌还原”的整体建设方案;在整体规划层面,以村落主干道“天街”为主轴,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不做大拆大改,保留村落与自然交融的山居形式。
通过保护性建设与古建异地搬迁活化的方式,重塑传统古村建筑形制,融入当代村旅生活的功能与内容,从本质上将限制转换为创新的条件,复现山居古村的自然禀赋与人文烟火气。
△摄影:SFAP
贰章
传承
异地搬迁,老宅修复
天街作为篁岭交通主道与游览主线,在改造初始面临着交通动线混乱,道路泥泞狭窄,原有建筑陈旧破败等诸多问题。为篁岭营造最优的路径体验,这条村中“主干道”的布局至关重要。
△改造前的天街,是村落里一段狭窄泥泞的土路,地基松垮,崎岖不平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通过对老民居逐一排危与修缮,村庄文化将120栋原址民居修旧如旧,同时嵌入民宿、餐饮、展览等完整业态功能。
△摄影:SFAP
超出对建筑符号的表面保留,汪万斌认为,赋予老建筑以新生,才是保留它们的最好方式。为此带领团队走访古徽州各地,探寻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民居,通过异地保护重建、老屋“寄养”的形式,为篁岭“引入”20余座精美古民居。这些反映徽商精致生活的老宅,丰富了篁岭老村原本缺失的建筑典型性,使其成为婺源老建筑密度最大的村落之一,亦是座没有围墙的古建“博物馆”。
△摄影:SFAP
除了建筑本身,建筑周围的环境梳理,道路、排水的考量与景观设计的一体融合,都经过了设计建造团队的紧密配合与精心规划,以确保老宅的完善功能和可续保护。
△传统徽派民居采用砖木结构,村庄文化团队与当地匠人们以传统建造技艺复现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徽州古民居的精美雕花,在保护修复后得以再次绽放,摄影:SFAP
新老交接的民居古建沿着地势排布,交叠着构成天街极富空间体验性与古村烟火气的氛围。与此同时,隐性融入现代化的照明设计与街区景观优化,这条新生的古街与周围环境浑然相融。
△摄影:SFAP
古宅修复重建的过程中,汪万斌带领团队与当地匠人们共同实践,活化了一批传统建造工艺,祖辈流传的技艺得以传承。而在传承之上,更以新旧结合,藏新于古的方式,将新旧结构与材料结合运用,整合空间的现代化功能、使用体验的舒适度与在地资源的联结性。
△摄影:SFAP
叁章
保护
依山而建,生态宜居
建于山坡之上的篁岭,村前和后山均被红豆杉、枫香、香樟等千棵古树簇拥,自然环境优渥,但也存在旱季缺水,雨季内涝甚至山体滑坡的危险。如何在建设开发的同时,保护当地山水,结合建筑与既有景观优势,亦是村庄文化在篁岭建设中的一大挑战。
△摄影:SFAP
2017年6月,篁岭遭遇洪灾,村内多处山体滑坡造成大量植被冲毁,对环境带来了难以修复的破坏。改造项目需要针对性地恢复水毁的植被和环境,加入防水与引水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地质灾害造成黄土碎石雍塞山谷,施工难度大,交通运输非常困难。设计团队化困境为机遇,巧妙利用滑坡后改变的地势,就势修建为篁岭第二条极富特性的街道“花溪水街”。
△摄影:SFAP
为了恢复水毁的植被和环境,设计团队在防洪工程基础上,采用传统营造方式修复加固,排除可能的地质隐患,利用水利技术引水筑溪,历时两年,根本性地解决了篁岭多年所困的地质灾害与水源匮乏问题。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在解决场地基础问题之后,利用地形和水流优势沿岸造景,对村内道路交通进行科学改造与梳理,依地形高差将不同大小的房屋错落排布在花溪两边,人工开挖孔桩水泥浇筑基础,预埋各种管线,留好排水排污口。
△© 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循环利用,将修整的痕迹降至最低。充分利用场地已有的材料如红土、毛石等,结合传统的建筑工艺,构筑古朴灵动的多维度风景,与整个村落的氛围相协调。
景观、建筑、室内外一体化设计,古村落得以在“原真性”保护与“带动性”开发之中,达到多元而统一的价值平衡。
△摄影:SFAP
肆章
复现
挖掘在地乡土民居,守住一方乡愁
作为入选“世界最佳”的中国乡村振兴的标杆项目,不止于保护修缮、融入现代功能、还原自然山居环境,村庄文化更通过内涵挖掘、文化灌注、业态整合等方式,提升篁岭的人文价值和乡村产值,而村民们已然成为这一乡建进程中的参与者和共享者。
成长于婺源农村的汪万斌相信,真正为当地社区创造福祉,让乡人找回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才是乡村振兴和乡旅建设的终极意义。
△摄影:SFAP
在徽州的历史人文调研上,村庄文化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传统民居样态。老宅异地复建与修复涉及到了诸多的建造难题,与当地匠人通力合作,以极致匠心挖掘徽派建筑群的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并修复精美的建筑砖雕及木雕。
△摄影:SFAP
亦挖掘复现了酿酒、榨油、竹编等当地传统手工艺,将古村原有的生产加工作坊如水碓、油榨等,结合体验动线糅合成为具有记忆点的景观节点,为村落空间增添人文意趣。而大到一条街道的设计建造,小到一间民居里器物的展陈,背后都是设计团队常年扎根乡土,对当地乡村文化民俗的理解、提炼与再现。
△摄影:SFAP
民居也以古村文化元素为主线,遵循地域民俗文化特征,在保护基础上充分利用遗留闲置的生产、生活资料等资源,再现当地民俗文化。
“晒秋”这一在赣北多有分布的农俗,藉由篁岭当地独特的山居建筑形态与绵延有序、五彩斑斓的丰收晒秋场景,形成了篁岭独一无二的名片。农产品、非遗工艺、传统种植等地方业态,为原住民创造新的就业,支撑稳定的原生态社区模式。
△摄影:SFAP
本土化的语言天然具备可辨识的特色,与传统和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连接。“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这会是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绵绵不绝的内生力量。
△摄影:SFAP
从设计到建造,从传承到创新,从挖掘到复现,村庄文化用十五载光阴的纵深设计实践,保留了篁岭这座百年村落的“形”,更藉由古村价值赋能,将传统乡土文化的“魂”传承了下来。这座涅槃重生的徽派古村落,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们,拾起乡愁,也为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的现代化村旅开发,提供了一个全球普适的生动范例。
△摄影:SFAP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篁岭古村改造
设计单位:婺源县村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完成年份:2009至今
主创及设计团队:汪万斌、洪平、潘焰鑫、汪建泓
项目地址:婺源县篁岭景区
建筑面积:26272.54m2
项目摄影:SFAP
项目客户: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