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工厂大家都不陌生
复杂工艺环环相扣,作业井然有序
而在中交二航局施工场地
也有这么一座智慧移动工厂
能流水线生产
不同方向、不同截面、不同高度的
大体积混凝土预制产品
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
各个分步摇身一变
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标准流程
施工工效稳步提升1.5倍
打破了近10年被少数国外厂家垄断的局面实现了从“工地”到“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模式把很多人眼中“土到掉渣”的工作变成了“高攀不起”的样子
如何实现流水线作业?
专属“模板”+贯穿式台车
按下遥控器按钮,外模从两侧快速打开,内腔模板快速伸缩,两个小时内,原本方正的“钢筋笼”快速变形为集钢筋绑扎、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为一体的智能厂房。
根据不同桥、隧、城市管廊需要,工厂可以制作不同形状、不同曲面、不同高度的大体积混凝土产品。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造不出的当真是“模板在手,天下我有”在自主研发无导梁步履式模板台车的应用下不同部分流水作业无间断施工缩短了无效“等待”时间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混凝土开裂风险
如何在办公室移动控制?
移动终端+数智加成
在这条流水线上,智能移动工厂似乎长了“大脑”,能控制多个分段同时作业,并准确进行进度控制。
可视化流程管理系统上一个个数字、一张张图表,是工业向智慧工厂、数智云监测进发的脚步。
为保障产品质量,工厂还会同步监测结构应力健康情况、发出碰撞预警、调节养护温湿度、进行沉管线型预警,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
工厂如何“移动”,成功上天入地?
“定制”服务+“攀爬”系统
针对不同的作业环境
智能移动工厂还可以进行“定制”服务
既能“穿江过海”,又能“登高远眺”
满足超级环境下的特种作业需求
1
横向“智慧移动工厂”
在襄阳襄江大道鱼梁洲段项目,项目全长5.4公里,总体采用隧道结构,其中两次下穿汉江的沉管隧道总长1.01公里,是华中地区首条内河沉管隧道,也是目前国内整体建设规模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
隧道平均单个管节重约2.7万吨,相当于一艘小型“航母”。伴随着一节节预制沉管迅速成长的,是获得7项国家专利授权的“横向智能移动工厂”——干坞顺浇法沉管预制智慧移动工厂。
轻便、精良的它,能实现沉管预制标准化流水线式作业,紧密贴合沉管进行全周期“护理”,保障内河沉管“百年”品质。
换到另外一个工程可还行?
从汉江河畔到伶仃洋大桥
智能移动工厂不仅能预制沉管
竖版的“移动工厂”
还可以服务“长高”桥梁
建设海上超级高塔
2
竖向智能移动工厂“筑塔机”
深中通道项目全长24公里,是集桥、岛、隧、地下互通为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复杂的桥梁之一,伶仃洋大桥索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高,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海中大桥。
270米的风景是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伴随着大桥稳步“长高”的,是有着“竖向移动工厂”之称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它的形状犹如桥塔上“戴”着一圈蓝色“帽子”,为全封闭式围护钢结构。
在“攀爬系统”的加持下,固定在四个倒角的液压爬模系统“手脚并用”,稳步向上爬升。内部从下到上形成竖向工厂流水线,各项工艺逐层进行,逐层完成钢筋绑扎、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等工作,可用于高达300余米的桥梁墩柱高塔、海洋灯塔、房建等高耸建筑物的施工,满足大倾角、多曲面、超高度的技术要求,8级大风中也能平稳爬升。
目前, “智慧移动工厂”已经在大连湾海底隧道、龙潭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10多个世界级项目落地见效,智能移动工厂技术正在加速全国甚至全球桥、隧、沉管、管廊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数字化转型升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