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对话进行时:以“互联网+跨界应用”,玩转BIM数据模型

免费的Ai上线啦!
BIM建筑网自主研发,你想要Ai功能都在这里!
Ai·提升效率 技术答疑

——对话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渊军

吴付标

“互联网+”真是“动物凶猛”

像猪八戒网这样最初从事标志设计和网站建设的创业企业,居然也借助互联网的魔力闯进了工程界,同时还创造了C轮融资26亿元的传奇。

但是,在工程设计领域,“猪八戒”毕竟还不是孙悟空,“互联网+”也不是像金箍棒有百变神通。互联网在对工程设计行业的奇袭过程中,还是与专业性协同展开了遭遇战。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水利院”)就采取了主动,以“互联网+”的思维和BIM的跨界应用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附加值。与此同时,他们也期待“产业链+”的化学效应。

对于一个中小型设计院,这不但是善用技术的成果,也是公司在探索新盈利模式过程中的阶段性成就。笔者在ECIDI/Bentley中国工程软件研究中心2015年技术交流论坛会议现场见到了河南水利院董事长翟渊军,就中小型设计院的“互联网+”之路展开了对话。

“互联网+”在工程设计领域碰上遭遇战

对于零售行业,电商模式因破除了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壁垒而大受欢迎,也因此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但这种模式引入工程设计行业却产生了一场严峻的遭遇战……

问:对于“互联网+”,各行业都有自己的解读。在您眼里,“互联网+水利水电”是怎样的一种理念和工作模式?

翟渊军:在我看来,互联网就是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持的大平台。既然是数字技术,就必然牵涉到大数据的应用,因此,我认为“互联网+水利水电”应当是用数据去支持水利水电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环境。

问:一提到“平台”就会联想到集市,可以各取所需。“互联网+水利水电”也是这样的一个交流和互换中心吗?

翟渊军:在专业市场里,我们也看到了猪八戒网这样的平台,把设计院的人力资源和设计资源放在这个平台上,大家通过互联网可以从社会上征集方案和设计力量,有些工程师还能提供技术方案方面的服务。

在传统模式下,我们都是设计院承接项目,再由设计院的人来完成项目。将来在互联网平台上,业主会选择业内最好的方案,让最合适的人来做。从这一点上说,“互联网+设计”可以改变我们的项目承接和完成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问:您认为像猪八戒网这样的新模式是否会颠覆工程设计行业?

翟渊军:那倒未必。例如建筑行业的景观设计,“互联网+”模式就带来了比较好的效益。但我们不难发现,景观设计相对单纯,因为只要一两个设计师就能完成整个项目。而水利水电行业相对而言就复杂些,简单互联的模式会马上显现出它的弊端来,那就是协同问题。我们知道,一些大型的水电工程需要一个大团队,至少需要十几或几十个专业共同参与完成。简单的“互联网+”没法承载这么多专业的协作。换言之,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协同平台。只有在专业的协同平台上,我们才能从“互联网+设计”走向“互联网+水利水电”。

既要坚守本分,也要跨界

互联网毕竟是工具。正如选择骑自行车还是驾驶汽车,应该要看要到达的目的地和路况一样,作为传统的工程设计单位,既要跨界,也要守住本分。

问:普遍意义的互联网思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您觉得在水利水电行业,什么样的互联网思维才能带来商业价值?

翟渊军:互联网从本质上说,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一种技术,可以视作一种工具。在水利水电设施这样复杂的建设项目上,我们需要更加细化、深化地考虑如何来构建“互联网+”解决方案,更应该从项目的根本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说到工具和方法的选用,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交通工具的选择,以前借助自行车到达目的地,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有汽车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把自行车丢掉,因为并不是去往每一个目的地都适合开车,自行车有时候也能很快到达。另外,也不是每个人都拿到了驾照,还需要有学习掌握这一套技术的过程。

问:河南水利院属于中小型设计院,但闻名于行业却是因为大项目。河南水利院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翟渊军:大型项目的完成,得益于我们采用了先进的三维协同设计解决方案。而推动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设计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像我们正在做的全国防洪风险图项目。具体来说,就是在流域范围内,要知道洪水的演进过程,包括洪水历时、淹没水深、洪峰到达时间以及人员如何避险、撤退路线如何规划等。如果想做好防洪风险图,流域范围内的人口、环境、社会经济数据、地理信息等都需要纳入到分析范围,这些数据中一旦因为溃口要素发生变化,整个防洪风险方案就要随之改变。有了互联网、数字技术,我们就可以去思考、去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各要素进行关联,将水利专业、基础地理信息专业、计算机技术等进行跨平台联合应用,将项目进行得更好、结果展示得更直观。

我们在大型水利工程设计中,把工程区的三维模型一次性建立起来,对这个模型的应用,典型的例子就是移民设计方案。在过去,假如调整一下设计水位,淹没范围就会不一样,就得重新做一次现场调查。有了完备的数据模型后,我一次去完现场把所有的数据统计清楚之后,就可以输入到模型中。根据不同的方案,移民规模的大小、移民的多少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公众投资的因素,在很短时间即可得到。

以上两个例子的应用,就是多专业、多技术手段结合,进行跨平台技术应用的典型,这其实就是互联网+的思维。

问:不论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工具要服从于目的。河南水利院的成功就是源于跨界应用吗?

翟渊军:成功倒谈不上,只是我们在某些方面先向前迈出了一小步。在传统设计领域,将数字化与专业化进行融合,融合的过程中进行了设计手段的更新、管理理念的转换、业务范围的拓展。

问:这的确称得上典范应用。河南水利院是如何发现并深入这种跨界应用的呢?

翟渊军:我们是希望对设计产品-模型的价值能进行深度挖掘,而不仅仅是解决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因为模型可以重复利用,在挖掘模型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实现跨界应用,就可能解决我们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模型重复利用之后,我们就可以做稳定计算分析。之后我们又想,原来只能用二维平面展示的这种洪险图以及洪水演进的过程,用三维之后更加直观,而且业主更加倾向于这种方案,哪些地方合理不合理,在三维模型上一展示就非常清楚。实际上,所有的跨界应用还是我们从自身希望改善效率、提高用途、深度挖掘价值的角度来考虑的。

但是在挖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仅仅在设计这个阶段,在施工、运维管理甚至在给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上面,都可以产生跨界应用。

让产业链“+”起来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制作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让产业链“+”起来,补上工程业数字化这支还有短板的水桶。

问:不难看出,河南水利院成功的跨界应用是建立在“完备的三维模型上”,建模技术的发展是否也是促成河南水利院今日成就的一个因素?

翟渊军:应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吧。没有计算机技术、没有三维协同设计,我们就不可能有三维模型,没有模型也不会产生要对模型价值进行深度挖掘的想法,因此说,三维模型的深度应用促成了我们进行跨界应用的思考。

问:在您看来,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什么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出现“井喷”现象?这里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翟渊军:这应该是个全产业链的问题,目前是设计部门先行,后期应该是到施工运营整个过程。但现在由于传统标准的制约,尽管我们有了三维模型,提交的还是二维图纸。业主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当整个产业环境形成以后,才可能出现我们所期待的如火如荼的局面。目前在水利水电行业,华东院等已经开始依托数据为业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了,我们所期待的井喷式发展也指日可待了。

在我们这个行业都是设计先行的,设计必须先迈出这一步,当大家能看到它所带来的确确实实的益处,然后整个产业链才能动起来。在这一点上,Bentley不但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好的理念。ProjecWise的协同以及MicroStation的三维设计等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技术上提供了保障。

ECIDI/Bentley中国工程软件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每年的活动,也让我们业界同仁可以聚集起来做一个展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实际上是形成了工程行业的生态圈,我们和业界同仁也在这个圈子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结语:

期待完美转型时刻

纵观今日世界工程业界,中国在技术上已经处在领先地位,如何能从战略方向上找到自己的“互联网+”和“跨界应用”解决方案,实现盈利?河南水利院立足于解决问题的根本,尝试用新的技术手段去解决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给我们的不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为中小型设计院应用“互联网+”树立了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期待更多榜样的出现。让我们一起期待勘察设计与工程建设领域的“互联网+”与“产业+”浪潮一起来得更猛烈些,因为那是我们完美转型的时刻,是新的业务增长点喷薄而出的时刻。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对话进行时:以“互联网+跨界应用”,玩转BIM数据模型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