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之地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始建于1933年,他们犯下了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战争罪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队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形成了现在遗址的整体格局。设计任务包含遗址场地设计和罪证陈列馆设计两大部分。
场地历史照片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现在遗址周围已经是哈尔滨平房中心区域,如何界定陈列馆范围与城市的关系就成为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建设前卫星图
首先,我们用绿地公园将遗址与周边的城市分离,缩小周围的空间形态与其形成的巨大反差,以期形成良好的过渡环境。其次,在场地内以保护原有遗迹为原则,设计专用导游线路,同时恢复731部队时期原有路网及周边的围墙作为场地设计的记忆框架,有选择性的还原已有的历史场景。
罪证陈列馆选址于现存日军本部大楼遗址东南,铁路专用线以东。为了降低其高度及减少体量感,我们把建筑体块斜插入基地之中。下沉的入口场地过滤了城市街道的影响,让广场成为一个可供集会的纪念性场地。
从铁轨看建筑
建筑以消隐、低调而有力的方式介入到场地之中,最终与场所及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氛围,试图用一种平静的态度表达对这段反人类历史的反思。
场地北面看建筑
“碎裂”的“黑匣”倾侧于塌陷的场地之上
731部队遗址所在的这片场地,不仅因为作为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而具有特殊性,周边建筑遗址的残壁断瓦、砂石地的寂静苍茫、铁轨的无边延伸、榆树的高大萧瑟……在建筑师还来不及判断和谐与不和谐之前,这些具体之物的组合已经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场地气质。
从北面遗存看基地
南面鸟瞰
为了消解新建建筑体量对场地的压抑,建筑师把主要的展示空间沉入地下,“碎裂”的“黑匣”倾侧于塌陷的场地之上,黑灰色的屋面成为广场地面的延伸。
入口广场鸟瞰
“倾侧”的本身体现在设计的尺度上,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设计的态度。从本部办公楼前的广场向东边望去,陈列馆仿佛只是地形上的些微起伏,虽然是人工的几何体,却又像是自然形成的大地景观。裂缝的存在让“黑匣”在整体中带有微小的变化,包括形体、色彩和材质,这些细节为建筑在环境中的消隐提供了支持。
从总部大楼遗址看建筑
建筑西南角
东南面鸟瞰
“黑匣”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的概念。“黑匣”象征了记载真相的容器,暗喻了打开 “黑匣”,事件的真相便曝露于天下。
建筑主入口
从入(BIM工程师)口门厅向外看
南面庭院看建筑
入口广场
入口门厅
西南面鸟瞰
下沉庭院
“黑匣”在场地中坍塌、下陷、撕裂,仿佛大地被锋利的手术刀切割开来,形成永不磨灭的“殇痕”。
冥思厅
冥思厅仰望
北面看建筑
东面看建筑
夯土墙和建筑
在完成了一系列简单的动作之后,建筑的内外形成了联系和对话的空间,与此同时,建筑作为一个客观的容器(BIM教程),也为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解读,以及对于建筑寓意的联想作出了留白。
入口广场
西面看建筑
图纸
总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南立面图
北立面图
横剖面图
纵剖面图
何镜堂草图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黑龙江哈尔滨市平房区
设计时间:2014.03 -2015.03
竣工时间:2015.08
建筑面积:9997m²
业 主: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
摄 影 师:姚力
设计主创:何镜堂、倪阳、何炽立、何小欣、刘涛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