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京的住宅区开始向郊外转移,这座建筑仍趋向做城市中心住宅单元的复原战略,并且为那些要从边远地区到市中心之间通勤的人们提供工作室和额外的卧室或者用于社交活动的地方。
这些独立的单元是大量生产的,根据所需的安排,通过高压螺栓牢牢固定在结构核心上。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和旅店单间一样的各种设施。设计要预计变化与生长。
通过更换或已出胶囊单元,建筑的外表不断地变化着。住户的安排决定了塔楼(BIM教程)的形状,让这个不断变化更新的建筑存在着潜力。通过创造自主空间和个体特征,该建筑象征着在城市环境中人类个体的存在。
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存。该设计也表达了新陈代谢主义和短暂性的美学理念。
胶囊外部:喷漆钢铁饰面
大楼:核心——钢框架结构
较低部分:清水钢筋混凝土
胶囊内部:钢铁舱体的天花和墙体上是布面,地板铺设地毯
中银胶囊大楼是世界上第一座实际建成使用的胶囊建筑。胶囊建筑设计是胶囊的建立和将胶囊插入到一个大型结构,用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其他的解放建筑作品表达,尤其是英国的建筑电讯团/阿基格拉姆集团(Archigram Group)、法国的保罗·麦蒙(Paul Memon)和尤纳·弗里德曼(Yona Friedman)。
中银胶囊大楼对“是否大量生产能够表达出一种多样化的新特质”的问题进行挑战。同时,该大楼努力为个人建立空间,对日本不接受任何“自我”建立的现代化进行批判。黑川纪章开发了新技术,能仅用4颗高压螺栓就将胶囊单元安装在混凝土核心筒上,同时又能拆卸并且更替胶囊单元。
胶囊的设计目的是为个人提供一个可以作为公寓或者工作室的空间,并且多个单元连接起来就可以入住一个家庭。从音频系统到电话,电器家具都配备齐全,胶囊的内部是在工地外的工厂里预先安装好的,然后用起重机吊起,拴在混凝土芯轴上。中银胶囊大楼实现了建筑新陈代谢主义、可替换,可回收的理念,成为可持续建筑的蓝本。
(黑川纪章 2000年)
项目信息
位置:东京,日本
设计:黑川纪章及其同僚
(BIM)项目年份:1972年
摄影:FALA
结构:GENGO MATSUI + ORS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