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 弄 ?
这里的1316弄指的是上海浦东新区南码头路的一条弄堂,位于周家渡街道的辖区,是上海市实验学校(Shanghai Experimental School,SES)小学部的所在地。
1316弄位于齐河路与昌里路之间,呈东西走向。弄堂口往里约60米是SES小学部的主入口,门牌号1号。再往里是周家渡街道的各个居民小区。弄堂是学校和社区进出的主要通道。
改造前的1316弄,属于典型的的居住区级道路,宽度在 7.5 米左右。左侧 2.5 米是停车带,多为居民的私家车;中间 3.5 米是人车混行通道;右侧 1.5 米是人行通道,最初也是停车带,后周家渡街道为方便学生们进出专门放置了隔离石球,宽度勉强满足两人并肩通行。
雨天高峰时段,上课的学生和上班的居民交错进出,撑起的雨伞占去了道路的部分空间,时常还要避开低洼处的积水,通行十分不便,加上来去的汽车和助动车,弄堂变得更为拥挤,不仅缺乏舒适的步行体验,还有安全隐患。
学校入口处的校名墙,墙体出现了污损,金属字也有剥落;不同时期安装的灯具、监控、电子围栏、移门等设施虽然解决了技术问题,但整体显得杂乱无序。此外,校名墙的布局还稍有些不合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从东侧进入,然而校名墙却是朝西面设置。
鉴于以上的问题,2016年暑假期间,上海市实验学校协同周家渡街道对1316弄堂(重点在学校区段)进行了综合改造。
一开始接到这个任务,我是有点犹豫的。和大多数设计师一样,对于入口之类的项目,我满怀敬畏之心。这些项目往往是面积不大影响大,东西不多功能多。设计的太简单了没看头,太复杂了嫌啰嗦。简而言之三个字:不好做 。但另一方面,越不好做,反而越想做,恐怕这就是设计师的复杂性吧。
正式开始设计之前,我们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问卷调查
聆听每一个人的使用诉求
刚从小学部毕业如今在中学部就读的“校友”杨依桥、顾景文、孙添祺三位同学组成了志愿者小队,分别在上学和下学两个时段,对学生与家长两个群体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自己在小学部四年的成长体验,他们整理出了最终的考察报告,并且向校长汇报。小志愿者们回馈学校的工作不仅获得了校长的赞扬,更重要的是,报告的结论还影响到了之后的方案。
第二件事:现场测绘
寻找每一平方米空间的价值
由于年代久远,小学部入口的所有资料只有一张20年前的手绘蓝图,与现场情况有很多不符。小学部的特点是用地非常紧张,可供展开的空间极其有限,对现场尺度的把握就变得十分重要。理论上应该找更专业的机构重新进行测绘,但考虑到项目的规模和时间……还是决定自己做。最终的数据导入后建起了三维模型,对之后的方案推敲起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恰逢此时
我们注意到了《六尺巷》的典故
“六尺巷”
故事并不复杂:古时原本一墙之隔的两户人家,将自家围墙各退三尺,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巷,从此方便了周边百姓来往通行,也被后人传为美谈。
回过头再来看1316弄。周家渡街道让出了 1.5 米作为学生专用通道(当然周边居民也能使用),如果学校也让出一些空间,会不会出现一条现代版的“六尺巷”呢?方案的大方向似乎有了。
现代版的“六尺巷”|退墙造园
现状:社区和小区以围墙为界
空间领域明确但功能单一
未来:社区和校区空间共享
界限弱化,空间呈现多种可能性
一切听起来都不错,只剩一个问题:
学校的围墙能否后退呢?
前期的问卷调查和现场测绘发挥作用了。
校园围墙内的绿化带
学校围墙贴近1316弄的地方,是一片绿化带,距离教学楼大约有100米。根据问卷调查,因为距离偏远学生们也很少会去。根据现场测绘的数据,绿化带内以乔木为主,上层树冠面貌较好,下层林下比较杂乱,地被植物长势一般,有树木已经倾斜,人很难进入,也无法停留。基本上可以定义为消极空间。绿化带最窄处有5.4米,最宽地处有9米,树木间距在3~6米。综合来看,具备退墙造园的条件。
从消极空间到积极空间
退让前:消极空间
退让后:积极空间
从1316弄的起点开始,我们将学校的围墙逐步后退,最多处达8米。原先300平方米的消极空间,被新围墙区分为两块:围墙外的部分有240平方米,与原1.5宽人行通道结合,形成近300平方米的 步行花园 ;围墙内剩余部分继续作为操场跑道与围墙间的绿化隔离带。退墙之后,无论校园内外,都具备了更为合理、明确的职能,空间也更为积极、高效。
新围墙来了!
指引、情感、颜值各有担当
前段 校徽墙|指引担当
弄堂口的校徽墙是起到预先指引的作用。由于正式的校门入口深藏在弄堂里,所以在弄堂口的围墙上特别设置了一个校徽牌,整体造型优雅含蓄。在南码头路上经过时能够更方便地识别出学校。45度的墙体走向设计,让路口转角的的视线更为通透,也更为安全。
中段 玻璃围墙|情感担当
中段近25米的玻璃围墙是情感担当,希望校园内外的联系更加紧密。小学部的孩子们由于年龄偏小,一般都需要家长接送。根据问卷调查,接送群体(尤其是放学时段的)以老人居多。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老人们常常会站在围墙外,远望着孩子穿过校园,走进教室。而接的时候,老人们也会提早到达,在围墙大门外等待张望,一直到孩子们走出来。这次改造应该为这些守望在铁艺栏杆前的老人们做点什么。
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不设围墙或者设矮一些的隔离,让家长或者路过的居民可以完全看到校园里的孩子,但这明显不符合规范,于是我们折衷了一下,采用了全透明的玻璃材料来做围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了校园内外的视线沟通。玻璃围墙的下沿设在0.6米的高度,这样即使坐着,也能完全看到校园里面。
后段 校名牌墙| 颜值担当
新的校名墙是退墙造园过程中退让最大的部分,达到8米,也是整个步行花园中最漂亮的部分。虽然是颜值担当,但设计的出发点却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考虑了三个要素:第一是希望校门前的广场尽可能更大一些,方便高峰时人流的集散。第二是希望原来校园里最大的一颗香樟树能够站立在校名墙之前,形同一位自然守护者;第三,是模型研究的成果。希望站在广场看校名牌的同时,也能够看到后方远处的教学楼。最终呈现新的校名墙高度下降到2.1米(原校名墙高2.4米),宽度拉长到11米,配合横向展开的书法字体,十分简洁大方,清晨或傍晚时分,大树的影子洒落在墙面上,呈现出动人的斑驳光影。
花絮
最开始的设计,校名墙前的镜面水池是与地面齐平的。在水池开挖的过程之中,发现原有表皮树根位置比较高,为了保留大树的生长空间,我们将整个水池抬升,进行了大幅设计调整。
原设计方案中与地面齐平的水池
开挖后的树池,树根部位明显比周边场地高出不少
为了保留大树的生长空间,将整个水池进行抬升
最终效果呈现|校名墙+水池+树影
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老围墙……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自身的用途,为了争取更多的步行空间,旧的围墙完成使命后被拆除。我们在原址新设置了一组不锈钢镶边地灯,间隔1米布置,白天和晚(BIM学习)上都能形成一条虚线,老围墙以这样一种方式得以再现。
并且,老围墙拆下的建筑废料,我们也重新回收利用,用于隔离墩坐凳之中。
有故事的隔离墩坐凳
新的隔离墩采用座位化的设计,替代了原有的石球。也是基于问卷调查中“接送孩子群体多为老年人”的判断,旨在提供更多的休息设施;
14个隔离墩坐凳收集了原有围墙拆除后的废料,用钢筋网围绕固定,不做任何的饰面处理。略显粗旷的做法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人们提问:为什么要这样,是不是没有完成?从而最终有机会去了解拆除围墙的意义。同时,也有绿色节能的考虑。顶面的木板向外略为凸出,是为了避免人们坐在上面时触碰到带有棱角的石料。
隔离墩坐凳的平面采用了水滴形的造型,并且贴边布置,在提供舒适座位的同时减少对人行道的占用;间隔式的布局既限制了车辆驶入,又提供了行人临时避让车辆的空间。坐凳体贴地略微朝向西侧,朝着颜值最高的校门。
夜幕降临,隔离墩坐凳上的小灯向路面投射出柔和的暖光,迎接归家的社区居民。
大树也有故事
改造前平面图:围墙内的大树
退墙后,围墙外的11棵大乔木都被一一保留
改造后的平面:在上层绿化覆盖上没有任何变化
改造前的现场测绘,我们清点了所有的树木。改造方案除了清理了一些长势不佳的杂树之外,保留了所有树冠完整的大树,如香樟、朴树、樱花、广玉兰等,尤其是四颗造型优美的樱花,特别在树下增加了木质坐凳。木质坐凳的尺度也经过推敲,既保证树木能够有足够的生长区,又尽可能减少对步行空间的占用。退让围墙的选线也避开了所有的树木。在(BIM培训)步行花园中,精心保留的11棵大树,勾勒出了完整的林荫层,创造了令人愉悦的绿色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从教学楼俯瞰,相对于改造前,绿化部分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樱花树下
坐凳的设置是为了增加休憩设施。樱花树下的坐凳还多了一重功能:鼓励交流。坐凳采用异型椭圆,通过一定的方向设置,布局成围合型的空间,学生家长或者居民可以在树荫下面对面的交流。在线上活跃的实验家长群们从此在线下也获得了一个平台。
互动香草园
改造并没有把所有地方都做的满满当当。沿着围墙基座部分有一条1米宽左右的空地,留给了小学部的孩子们,可以栽培植物。这片互动香草园,是一个对外的、并且互动的小平台。家长和孩子们每天上下学都会路过,家长们在等候时,可以观察孩子们植物的生长状况,甚至为植物浇水。对往来的居民来说,将来这里更是一道别致的绿色小风景。
人车分流
改造方案对原有的交通动线进行了梳理,实现了日常的人车分流。机动车入口被移到到门卫室的西侧,离原先的停车场也更近。车辆也无需连续转弯进入停车场,进出更为方便。原有大门位置改为人行出入口,设置电动移门,主要作为上下学时大量学生的同时出入,应急情况下也能保证消防车等特殊车辆进出。校门前形成一片集散广场,也提供了弄堂内会车时临时避车的空间,可适当缓解1316弄的交通问题。
社区里的孩子是校园里的学生,校园里的老师也是社区里的居民。在这个夏天,退墙而成的步行花园创造了学校和社区的共享共存、互动融合。
这是1316弄全新故事的开始。
那么,学校里还有什么故事?
墙背后的故事|攀登水池
攀登水池位于校名墙后方,水池中跌水台地的造型源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个创意来自于“校友”杨依桥同学。根据这个创意,我们找到三维的珠峰模型,与设计模型拼合,再抽象化为横向的线条,并绘制成工程图,交由石材厂家切割,最终在现场安装成型。充满动感的山体造型与一旁稳重的篆书体的校训“攀登”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全新升级|攀爬乐园
原先的儿童乐园设备已经老化,需要更新。原先椭圆形的用地的四个外角使用效率较低。改造方案根据周边用地的特点,将游乐场短边压缩,长边拉长,调整为长方形,面积从110平方米增加到120平方米。内部设置纵向发展的攀爬型游乐设施,增加了趣味性,减少了占地,使用效率更高。同时,外部的场地也因此新增出了6个停车位。
最后的最后:陨石台的故事
原有的升旗台,造型比较普通,右侧旗台略有些不平整,学校希望能够结合实验小学校的特色,进行一下改造。
设计构思草图
通常来讲,升旗台是一个比较正式严肃的地方,也充满了正能量。但既然是小学部,是否可以活泼一些,并且引发学生的想像呢?我们提出了“陨石台”的设想。把升旗台做成一块外星来的巨大石头,有棱有角,充满能量 。从操场角度看,又像一艘船,当国旗升起,就是鼓励孩子们去探索。
为了兼顾充满力量的外形以及小朋友触碰的安全,对于这个小小的升旗台,我们推敲了十几稿方案,甚至手工搭建模型,再返回到计算机三维模型中推敲,对所有的边角都进行了了模拟,并进行钝化处理,确保安全。在工地上,则严格按照模型进行完全放样,确保了最终造型的实现。
希望,将来每一个登上这个陨石台孩子,都会有那么一丝骄傲。毕竟,它是那么与众不同。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上海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入口区综合改造
南码头路1316弄路面改造
建设单位:上海市实验学校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办事处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1316弄
项目规模:300平方米
项目类型:城市微更新
主持设计:杨晓青 egda
设 计 师:张先之 孙杰 张燕飞 egda
志 愿 者:杨依桥 顾景文 孙添祺 (SES中学部)
施工单位:旗昌建筑
管理公司:罗续 Aston Rose
投资监理:同济咨询
工程监理:欣安监理
图文设计:地豪广告
施工时间:2016.7~2016.8
主要材料:石材、玻璃、塑木、钢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TJ-94LA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