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小黄瓜”
Swiss Re Tower被翻译作“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但其实它有一个更有趣的名字,就是The Gherkin,意思是可以食用的“小黄瓜”。当你走在泰晤士河沿岸,伦敦最中心的位置,你很难忽略这一建筑,伦敦金融城是由伦敦墙围出的旧城区里1平方英里左右面积的地方,而“小黄瓜”正是众多人心目中金融城的象征,它也同时出现在很多电影的画面中(比如《哈利波特》系列)。
逐渐靠近“小黄瓜”的过程,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地方能够让我看到它的全貌
或许从模型上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底商部分,仍然会有一些“强风”,不过程度并不严重
靠的更近
这座180米高并且有着相当独特结构的建筑由诺曼·福斯特事务所建造,是伦敦在过去的25年中所建造的第一栋摩天大楼,它的外立面设计在空气动力学上有着引以为傲的“创新”标签,根据诺曼福斯特事务所自己提供的数据,它的能源消耗总量比起其他相同尺寸的建筑物至少要少一半:六个螺旋通风使建筑达到了良好的自然通风,并且降低了40%的加热与冷却成本。不过这样的能耗节省并不足以掩盖它是一个全玻璃幕墙结构的事实,而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立面设计一定会造成本身过度的能源浪费。
内部空间
“小黄瓜”的环形设计以及它所采用的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倒是可圈可点:表皮由几乎5500个平面三角形和菱形的玻璃面板构成,材料选用了Low-E玻璃;在通气孔之间的双层玻璃系统可以自动打开,这使得新鲜空气可以在炎热的夏天里由双层系统进行置换,同时也在寒冷的气候中贮存温暖的空气,实现被动式的建筑供暖。
有点迷幻的“碎片”大厦
碎片大厦巨大的体量因为玻璃幕墙的原因消解了一些
“碎片”大厦由伦佐·皮亚诺设计,它的设计理念是由多个“碎片”组合形成一个细长的,形似“金字塔”的复杂结构。309.6米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消隐于天空之中。最终,建筑物的塔顶端形成了一个开放空间,就像留下一个可以呼吸的开口。
在BREEAM的测评中它在建筑可持续性和再生材料的使用中被赋予了“优秀”。不过它像“小黄瓜”一样,也有着底层人行道路上由于摩天大楼的强风效应(这通常被称为“城市峡谷”)而产生的行人舒适度的问题。
“碎片的接合”
“碎片”大厦是一个多用办公楼,它的内部分别有餐厅、酒店、居住空间,以及办公区域,而它的顶部则有一个观景台。伦佐·皮亚诺运用了精密复杂的玻璃幕墙系统以及双层表皮结构。“碎片”大厦的立面由成角度的玻璃薄片覆盖组成,它同时可以反射天空的变化与周围的光线,这也让建筑的立面变得极富有表现力和动态感。而这种表现力在有灯光的酷炫夜晚甚至会让你觉得有些迷幻得找不着北。
“碎片”大厦的幕墙系统也是由电子智能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打开。
这两个建筑案例虽然在可持续性与环保材料的使用上有着比较好的表现,但是在应对环境变化的灵活性上却不大理想。这可能是因为英国伦敦的气候本身也并不严苛和多变。与之不同的则是分散在世界不同城市却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设计概念较为突出的三个建筑案例。
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
阿拉伯世界研究所位于法国巴黎,是由让·努维尔于1987年设计的建筑项目,这大概是最早的一批由智能系统操纵的立面设计之一。它建在两个大型建筑物之间,展示着东方建筑与中东风格结合的建筑概念。这一建筑在设计上沿袭了阿拉伯建筑风格元素,包括光线需要通过滤光器进入房间。建筑南立面由诠释了阿拉伯文化的几何图形构成,安装在窗户上的每一单元晶体都具有光电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为“Moucharabiehs”,就像照相机的光圈,晶体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线强度和角度,进行光电细胞的开放与闭合。
RMIT设计中心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设计中心项目由Sean Godsell 和Peddle Thorp设计。它所面临的是亚热带与温带气候条件:墨尔本常年多雨,而且有着非常炎热的夏天,于是遮阳便成为了立面设计的关键因素。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设计,这一建筑的智能立面由一个可被控制的圆柱形遮阳装置以及双层玻璃内腔构成,它是新鲜空气的进出口。整个建筑覆盖着这16000件喷砂玻璃盘结构(每一个玻璃盘有一个直径稍大的镀锌钢圈)。这个层状遮阳装置,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围合结构,由中央计算机控制,可以根据不同气候使得玻璃盘有着不同的开口角度。
打着遮阳伞的Al Bahr塔
Al Bahr塔位于阿布扎比的沙漠气候中,由AEDAS设计,是中东地区一个出色的地标建筑。这个建筑的立面上包裹着一层由伞形构件所组成的“外壳”,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打开或者闭合,由此来保护建筑内部在太阳过(BIM工作)剩的沙漠地区的气候适应性问题。
设计源于阿拉伯文化中“mashrabiya”的概念 :木格遮光屏,这是阿拉伯传统上用来实现隐私保护,同时减少眩光的做法。2098块动态单元所组成的立面即是遮光屏系统(BIM培训),它们可以通过折叠和展开来响应太阳的运动轨迹,降低超过50%的太阳能增益,这一立面也使得塔的内部会有着独特而美丽的光线场景。
面对多变的气候环境,建筑正在显得越来越“聪明”,但是它们同样造价不菲,租金高昂。而我们都希望类似的“智能”建筑能够为更多的人服务,更好的设计,应该正在发生。
图片来源自网络,“小黄瓜”和碎片大厦部分图片为伦敦调研时期摄影
本文出自微信公众号『不和邪』,微信号:qunima_zoe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