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5“永裕杯”竹空间设计竞赛的方案,竞赛的题目为:空·竹——传承与创新下的竹材料空间设计,该方案获得了二等奖。
设计者:
蔡剑华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本科在读
张驰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本科在读
郭翰宸 合肥工业大学城市规划本科在读
序言: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离别与思念总是会让人有些感伤。而亲人的离世则是不可避免的一次离别,他们化为天上的一颗星,远远地看着我们,我们想做的就是让这些星星不再离我们那么远,而是安居在半山腰的竹林里,好让我们在思念亲人的时候,能觉得他们还未走远。
1.场地的选择缘由
本次设计的基地选择竹文化浓郁的安吉县某一村落旁的山腰上。从公路边的小村出发,沿山坳的一条小路往上走,到山腰有一小庙,小庙已破败不堪,想是已经没什么人会来这里祭奠了吧。于是我们想将场地定在山腰的更高处,一来让人们在来这里的路上路过这个原来的小庙。把小庙变成我们的山门,虽然建筑有60㎡的面积限制,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将建筑的氛围扩大,通过小庙,心境或许会不同吧?二来建在更高处,能俯瞰村庄,仰望星空,视野更好。
白天建筑与漫山竹海融为一体,夜晚则成为一盏明灯。
2.前期思考
2.1.关于竞赛题眼的思考
关于“空”字的理解来源于老子的那句名言: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泥制作陶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关于竹子最早的认知,并不是精深的竹文化。而是一些关于竹子的最最简单的运用:爷爷挑粮食用的竹扁担,坚固好用(竹子柔韧的力学性能);爷爷做的的竹笔筒,放着心爱铅笔(竹子中空的运用);爷爷编的竹斗笠,纹理漂亮(形式的多样性)。
竹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它不仅可以用来围和一个空间,而且它本身就是大自然创造的“空”间。
希望竹子的“空”能在我们手中去容纳一些美好的事物。
2.2.重要概念—死亡与建筑
岁月更迭,生老病死,都是人间常事。故人已逝,却留给了人们无尽的追思。
相信我们大多数人脑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小孩子不知道死亡是什么,问老人,老人们常说,“(BIM教程)人死了以后都会成为天上的一颗星星”,这是中国人寄托对逝者思念的方式。在我们经历挫折,郁郁寡欢之时;在阖家团圆,共度佳节之时,总会不自觉的抬起头来望去,感觉那些逝去的人离我们是那么的远。多希望那颗属于我们的星离我们更近一些,更容易辨认一些。
我们希望用竹的“空”去 容纳那一份“思念”。希望用竹筒去封存我们对逝者的那份记忆,永不消逝。
这个位于竹林里的灵魂新居所,汇聚着人们对逝者深深的思念。这里没有墓园的压抑,这里有的是无尽的竹影婆娑,在这里静静坐上一会,微风扰乱的竹叶的摩擦声、竹筒相互碰撞的声音、虫鸣等等仿佛都是逝者的喃喃低语。在这里人们只要仰头凝望就行了。
2.2.重要概念—未完成状态、公众参与、时间
理论上说所有建筑都处于未完成态,因为时间、人的活动、自然环境的介入会不停地改变建筑的状态:增加历史感,空间被重新改造,空间活力增加。
我们设计的目的是:使用者更容易地参与未完成态的建设中。建筑交付之后,当地的居民能更容易地参与到再设计的环节中,由此产生新的改变,这些改变在时间维度上的积累将建筑推往更进一步的未完成态。
3.设计过程
3.1.对传统祭祀活动的反思
当地传统的祭祀仪式包括上香、烧纸钱、放鞭炮、供奉祭品等。人们通过这一系列充满仪式感和庄重感的行为,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和尊敬。
本方案设想中,将传统的祭拜转译为:人们沿着山中原有的祭祀小路,穿过小庙,来到更高处的竹亭,亲手将装有逝者遗物的竹筒挂在竹棚上这一行为,并通过每年将竹灯取(BIM工程师)下,为竹灯更换荧光粉作为扫墓一种方式。时光不胫而走,逝者的竹灯却长明于山间。
3.2.空竹的做法
竹节中空的部分成为了逝者遗物的收纳所,也成为了对逝者记忆的收纳所。奶奶的梳子,婆婆的剪刀,爷爷的烟斗,弟弟的弹弓,那些以往平凡不经意的物件,却深藏着我们最鲜活的记忆。
3.2.1选材
在竹灯的模拟中,选择了有机玻璃纸筒代替竹筒,以方便观察。其他材料有:环氧树脂、胶带,松果(模拟逝者遗物),黄色荧光粉。
黄色荧光粉的发光机制是白天接受足够光照,夜间能持续发光8—10小时,一夜之内它发光亮度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一年之后它的最大发光亮度也会下降。人们可以在清明扫墓时为补充新的荧光粉。这个行为代替了原先的祭祀活动。
3.2.2制作
第一步:
取直径15cm、高40cm的中空竹筒;在底部封上防水胶带,去环氧树脂35ml,作为封底,封底高度为2cm。待其干透,时间过程为24小时。
第二步:
将亲人生前的小物件放入其中,取环氧树脂88ml,倒入其中,此时由于浮力作用,烟斗无法完全沉入底部,会浮在中部;静置24h,等其干透。
第三步:
取环氧树脂176ml(根据需要,将物品完全淹没),倒入其中,静置24h,等其干透。
第四步:
在干透的环氧树脂表面涂上一层黄色荧光粉。白天吸收光照,夜里发出暖暖的黄光。
3.3.建筑体系的构建
覆面形式选截自于马鞍形双曲面,他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除却边梁所有的构件都是直的。
搭建过程
4.成果展示
平面图
剖面图
建筑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在形式设计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大样的设计,以此来提升建筑的可实施性。
5.心路回溯
文里文外很多思考都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出。未知与未完成是这次设计中常常出现的词。
1)合作不是1+1=2,而是1+1=未知。合作太有意思了,一个人做方案是自己与自己对抗,在对抗的过程中将方案完善。而这回的三人合作提供了更多碰撞机会,这是一个人战斗所无法拥有的。
2)设计源于生活的新理解。设计需要灵感,而灵感来源于绘画,哲学,电影,文学,生活经验等。生活中在积累这些东西的当下,它们的作用是未知的,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的认真的态度和敏感的知觉。就比如这次用的环氧树脂,最早是源于生活中做木戒指,后来无意看到了一组图片,设计师将苔藓、鲜花、琥珀等材料封存在树脂中,制作出戒指。我觉得环氧树脂是一种封存美好事物的好介质,于是就买来做的一些小物件……后来就在这次设计中用上了。认真对待了生活,它便在你做设计的时候给你回馈。
3)未完成态是进入三年级之后特别关注的一个词,一是因为意识到,一个设计是没有办法绝对结束的,于是就开始转换思路在设计中去强调建筑的未完成态。另一个是因为未完成态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很美妙,他给了使用者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给建筑带来新的意义与生命。以前我会想把建筑设计成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让你去品味,现在我更愿意把建筑设计成手账本,让人们用它记录自己的生活。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