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魁夷(1908-1999)(ひがしやま かいい Kaii Higashiyama) 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
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
(BIM建筑)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
同时他的文字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就很受欢迎,据说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
一个画家的艺术品格通过文字即能传达得惟妙惟肖,真正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其文字魅力跃然纸上。
《宵 樱》
《宵樱》创作于1982年,这是一幅静美而精致的画,月圆之夜,樱花绽放。或许你也能感觉到一片一片的花瓣儿于苍苍月色下开始呼吸……东山魁夷作画以触动人心灵而被喻为“心像风景画家” ,他的画总能使观者与作者达到心灵美感的统一。
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厢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一片树叶》
《残 照》
残 照
独坐 残阳夕照的山顶。
远眺 暮色的群山和清澄的天空。
体验 苦恼与悲哀之后, 祈念的宁静。
融入 悟谛的世界。
《残照》好像是一首雅静的咏叹调。“湖水泛着黑色。夕昏顺着山脚爬上来,山顶的岩石只留下一抹残阳。金色的天空。纵长的画面上下,天上的金色和湖水的黑色浑然一体,画面的大部分尽是赤褐的山肌。”(《光与影》)画面沉稳平静,肌理细腻,具有强烈的内省特质,我们仿佛可以由此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像撞击山崖而跌落下来的涓涓细流。
《残照》渲染着夕辉普耀、大气笼罩下的八岳和妙高诸峰的粗犷雄浑,拥有日式画风的淡雅,却又有着西方油画极丰富的色彩及冷暖变幻。
1947年39岁时东山魁夷的画作《残照》在日本第三届画展获得特优奖并被日本政府买下收藏,他的绘画水平才被社会承认。从此大放异彩,一鸣惊人。
《路》
路
夏天清晨草原中的一条路。
历尽人生后重新开始的路。
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心(BIM教程)灵之路。
《路》创作于1950年,这是东山魁夷继《残照》之后获得巨大好评的代表作,也被誉为确定了东山魁夷在日本画坛地位的杰出之作。
《山岭云涌》
山岭云涌
云霭从山谷向山顶升涌,
清泉从山顶向山谷流泻。
深山的灵气,
伴着云水,才气韵生动。
《秋翳》
《秋翳》,作于1958年,辽阔的蓝天,映衬着山峦红叶。红色三角形的山体,是蕴藏着充沛生命力、静静伫立的枫林。“红于二月花”的经霜红叶,无限丰盈、壮美、优雅、静谧。作品安静详和,饱含力量。
风景是人心中所愿。 ——东山魁夷
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东山魁夷
所谓风景是什么呢?我们认识风景,是通过个人的眼睛而获得心灵的感知。严格地说,也可以认为谁的心中都不存在一样的风景。只是,既然人类的心灵是可以彼此相通的,那么我的风景就可以成为我们的风景。 ——《风景》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跟我说:美,正在如此。” ——《听泉》
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的四季不停转化。 ——东山魁夷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顺着生长和衰亡的圈子永远循环往复。 ——《永恒的海》
春天萌芽,夏天繁茂,秋天妖娆,冬天清静——我们日本人早在佛教传来之前,不就已经在观察这种大自然的变迁的世故、并且切肤地感受到人的生死宿命及其悲喜了吗?而且这种感情在其后任何时代的日本人心中都继承下来了。仿佛是刻印在日本人的心中似的。我觉得这就成为产生日本独特文化的重大因素。因此,探索美的问题,是绝对不能与风土分离开来的。 ——《探索日本之美》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