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5日,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海油研究总院、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双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钢结构工程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仿真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以下简称钢结构可视化仿真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数字图形介质模型方法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群牵头、历时8年完成的该项目以数字图形作为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的图形载体,可将自然界的真实物体全信息地在计算空间对应表达,构成了自然世界与虚拟计算机世界两类空间对应的格局和研究对象。采用该技术,可以瞬间再现各种场景、预知未来的变化。
专家认为,该技术的主要成果有“原创性地提出了数字图形介质的概念、构造方法、描述标准、理论基础及内涵,建立了相应的模拟方法;提出了多维、多源数据采集与耦合处理方法;提出了骨骼网架建模方法,开发了利用海量点云数据的逆向建模关键技术;提出了BIM技术的实质是结构对象数字图形信息体系的概念,构建开发了系列化、参数化数字图形建模族库”。
专家认为,该成果拓展了工程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仿真的基本理论,为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仿真方法在钢结构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且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坝陵河特大桥、中海油水下虚拟仿真、海拉尔体育场、功果桥钢闸门等10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开展本项成果在相关领域的工程应用研究。
本次鉴定组长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担任,副组长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侯兆新担任。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