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BIM建筑|讲堂笔记:何镜堂院士的纪念性建筑设计公然课

免费的Ai上线啦!
BIM建筑网自主研发,你想要Ai功能都在这里!
Ai·提升效率 技术答疑

#每筑建文#在很多建筑师的眼中,要学习当下中国纪念性建筑设计,一定要对照看何镜堂院士的作品。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长春烈士陵园,到映秀震中纪念地,这几个项目浓缩了何院士几十年“两观三性”理论的精华,也是青年建筑师设计入门后从关注建筑形式到关注建筑“气质”和“气场”的必修课。每筑利用业余时间,把2014年建筑学会年会上何院士的一次精彩讲座笔录下来,送给热爱中国建筑的朋友们,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建筑创作实践

演讲者:何镜堂 课堂笔记:每筑建文

我想以一个只有5000多平方米的,非常充满人间情感的项目,(映秀震中纪念地),来谈谈我是怎么形成一个作品的,希望跟大家有一个交流。

这个项目的设计时间是汶川地震之后,当时映秀请了好几位国际上有名的建筑大师参加,包括贝聿铭,还包括我们敬爱的吴良镛先生,我也有幸参加了这个项目。

2008年5月12号14点28分,这是一个震撼人类心灵的时刻,(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在争分夺妙的抢救阶段之后,灾区进入灾后重建阶段,映秀决定在原址重建。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在全镇系统组织相关的纪念性资源,建立一系列完善、有效、系统的纪念场所,帮助灾区重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地震纪念体系是映秀震后重建的重点项目,是一份关于地质灾害以及抗震救灾的精神档案,是未来映秀镇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之一。

震中纪念地包括了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纪念陵园三部分。这几个图大家去过现场的人都记忆犹新,这个陵园是当年5000多受难同胞埋葬的地方。

大地震是自然的突变,对生态自然、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轨迹的一个拐点。自然的破坏是不可抗拒的超人的力量,而只有大地的尺度和重量,才能真正表达出这种沉重而深刻、质朴和隽永的纪念。所以我把它定为大地的纪念,而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此外,我们还要纪念地震中的人、事、物和精神。地震使无数同胞丧失了家园,痛失亲人,留下了无尽的伤痛的记忆,同时这场大地震也使我们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生命的尊严和坚强、人性的光辉和伟大,这些就像撒播在废墟中的生命的种子,带来无限未来的希望。

所以我们就把这个(项目的主题)定为是记忆与希望工程,而不仅仅是记住这个事件。纪念的主题不应仅仅是灾难和惨痛的一面,更应该体现人性的坚强和光辉,撒播希望的种子,以此纪念逝者、抚慰生者,正视这场灾难,积极面向未来。所以它既一个记忆,也是一个希望;既是一个地震事件,也体现了人性;既是死亡,也体现了生存;既是畏惧,也是无畏;既是破碎的,也体现了我们凝聚的力量;既是一种悲歌,也是一支赞歌。后来我们就把这个(项目的主题)定位为地震中的人、事和精神,它既是一个记忆,也是一个希望。

下面谈谈它是怎么形成的。首先(考虑)场地的控制,因为建筑用地位于一座山坡,我们设计了三条控制线。上面这一条面对当时地震的废墟。大家记得当时整个小学都没有了,只有一面国旗在那里,这是一条建筑轴线,第二条轴线,我们面对着震源,每个地方我们都有平台去腑瞰它,第三条主线是面对新盖的家园,就是新的映秀,所以这三条主线形成了震源、新城镇、废墟三者之间互相辉映的关系。

以大地景观的手法,将地面切割、抬起。这个翘起的地方正好对着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另一边对着新城,这样延伸过去,形成最主要的建筑体量,再通过升起的广场向外延伸,形成朝向新城镇的崛起之势。整个建筑低俯与地形秘密结合,只在朝向映秀大道轴线露出一角,并有开阔的广场、平台遥望山下城市景观。三条主要轴线沿着不同的方向,翘起的部分就面向东面,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映秀的新城。这个建筑很平实、很普通,它(BIM设计)是埋在山上的,跟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的。这也是我们希望(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自然和谐的一个场景。

纪念馆以大地的形态嵌入环境,与大地形成统一、契合的关系,在朝向城市轴线的东面方向形成切面,架空形成外部空间。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这种意义对于这个重生的小镇尤为重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未来、希望。整个纪念馆和纪念广场朝东面就是这样一个象征的意义。

建筑场地有大概5到15度的缓坡,在内部空间组织上,纪念馆以地震灾害展、灾后重建展和512启示展三大展区,从低到高分别放置在三个不同的标高上,与山体相契合。 这三个展厅是完全不同的情景,我们通过四个园林把它们进行承接。 第一个是流水庭,进去之前,流水把人的心态静下来;然后是地殇庭,去看地震灾难展;然后参观者转到崛起庭,这里面有点树,最后走向希望庭。人流从两个方向进入——开车的人从上面进来,通过地震灾难厅,从上往下看,然后再看(地面标高为)负5米的厅,接着通过斜坡进来进入崛起庭,然后再看灾(BIM培训)后重建展示,最后进入到希望庭,通过这样的空间序列把它连接起来;步行者可以先从地下看,再慢慢往上走。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内部展览空间与流线的精心设计,让整个参观的流线以叙事的方式徐徐展开。把这个事件的过程以一种叙事的方式表现出来。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随着展厅空间不同标高的变化,由下而上、情绪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希望。参观者开始心情是沉重的,最后是充满希望。庭院在封闭的展览流线中打开了与自然对话的窗口,帮助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有节奏地与山体、天空、自然形成多次不同方式的“对话”。在“对话”中缅怀受难同胞、平复心灵、思考未来。我们在其中设计了一些透光的院落,可以遥望大自然。建筑用的材料都是当地的黑砂岩,非常便宜,是当地的原始材料。

映秀重建规划对各建筑单体采用的抗震技术做了明确的指引,要求公共建筑需考虑所采用技术的展示。抗震技术也在这里做了展现,帮助当地普及地震的知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纪念地将建筑所用的抗震技术也作为展示内容之一,整个结构体系分为刚性和柔性两部分,中间以变形缝分开,刚性结构主要是靠近西面山体的部分,以抗震剪力墙为主要的抗震构件,柔性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并在跨中位置安装了8个阻尼减震器,暴露在展厅内。 为了更好地表现整个场所气氛,我们的建筑外墙采用两种材料: 一种是素混凝土,细纹的清水混凝土材料,非常俭朴;另外一种是,所有内院和一部分外墙采用了当地的黑砂岩,所以整个建筑非常便宜、纯朴,是一个充满情怀的大众化的建筑。黑砂岩我们用的是8公分的石条,单面凿毛,看起来很有质感。两种材料的对比也挺有意思的,细纹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和粗纹墙面相互映衬,形成了简洁、质朴的建筑格调,具有很好的表现力,与表现主题十分贴切,同时也解决了现场施工条件差、材料运输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提升纪念的主题定位。

在世界各地有很多成功的纪念馆案例,比如德国的犹太人纪念馆,以及以色列、美国华盛顿的犹太人纪念馆,它们非常注意再现灾难的情景,让人感到震撼。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还得提升,这里要表现的既是记忆,又是希望,它是自然灾害引起的。有些纪念建筑是战争引起的,所以它的主题既要表现战争,也要表现和平。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它的主题是战争灾难,是以战争到和平的主题来表现。它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同时还要有反思,最终走向和平。地震是记忆,人类要看到希望,必须要追求自然和谐。(映秀纪念馆)这座灾难性建筑的展示馆完全契合当地的环境和地形,有一种场所感,形成一个系列的空间,它是一种叙事性的建筑,让参观者心情从沉重到反思、悼念,最后走向共同和平。所以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提升它的品位,不仅仅是一种灾难的表现。包括雕塑的处理,环境跟建筑的配合,都应非常注意整体性。建筑整体要按照这样一个叙事的序列,把空间序列、情感融在设计里面,最后观众出来的时候他的感受就是可以看到希望。

第二,组织叙事空间序列。 按照事件的主题以及特点,进一步组织空间的序列和流线,层层展开,采用一种情结化的路径与场景设置,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完成与不同空间环境的对话,从而获得一种更为深刻的对于灾难事件的认知与感受。比如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正好是利用狭长的地形,组织了一条流线,从战争到灾难,然后进行反思,最后走向和平,(是层层递进的主题)。前面是没有生命的,后面是有树的,有水的。同样这个地震纪念馆也是这样进行一个叙事(设计的过程),有地震灾难厅、灾后重建厅和5·12警示录,通过5个园林的转接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第三,强调场所精神的体现。

我觉得建筑设计是一种场所和情感的体现,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应着力营造与事件主题相契合的整体性的空间场所和氛围,着重于参观者的心灵感受,激发观众的想象与共鸣,诠释体现事件主题的场所精神。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它是把人的情感完全引入建筑环境里面去,走路就是“沙沙”的声音,有一种呐喊的感觉;你观察参观者的感情,没有一个人不受这种环境影响。这就是一个建筑应该具备的力量。每一个建筑都是根据具体的环境、具体的地域条件、具体的主题,结合自己的国情来搞的,不是说人家怎么搞我们就怎么搞。这是进去之后的一个情景,是一个很简单的表现。这是看完万人坑出来之后的一个祭墙,这是非常肃穆的一种感觉,后面那个高的就是万人坑,像一个黑盒子。这是冥思,走的是一个很窄的桥,十几米长,两边是蜡烛,这是一种悼念,蜡烛在镜面的大理石里面反射,无限的延伸,就像有非常多人在这里悼念。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出现这个事件?就是因为中国当时不富强,受到人家欺凌,从而激发我们爱国主义的情怀。我们国家只有走向富强的道路,才不会出现这种事件——走完这段十几米的墙,你会有这种感受。后面的墙上是李源潮写的一首纪念的诗。走出来之后是一种宁静的场所,可以坐下来休息。映秀地震纪念馆也是有类似的表现手法。

第四,选择相应的建筑语言。 在灾难纪念性建筑的创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体型、空间、材料、肌理、光线、色调、声音等方面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之前所确立的主题,凸显事件的文化内涵。我一直在要求自己,一个好的创作,往文化的高度去理解,最终通过文化来起作用。这个雕塑是一个家破人亡的景象展示,还有墙面的裂缝的处理,“断刀”的隐喻手法,还有材料的应对方法。这是入口处的处理手法,它这一滴水,从一个十几米高的、很窄的空间里面滴下来,其实那个水是一种声音,并没有真正的水,底下有一个光圈,每12秒钟滴一次,提示参观者当年日本人平均每12秒钟屠杀了我们一个中国人。水滴的声音伴随着,墙面就有一个图片亮了,表示有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意向表现,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让大家牢牢记住这段历史。


注:

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是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与设计实践第一线的学者型建筑师,是我国建筑界公认的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多年来,何镜堂院士在建筑创作、学术研究和建筑教育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广东省和全国建筑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BIM建筑|讲堂笔记:何镜堂院士的纪念性建筑设计公然课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