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空气质量,奥地利的“呼吸”馆将围绕着一片约560平方米的森林进行建设。
项目中一系列起伏不平的小丘陵和郁郁葱葱的植被景观,为置身其中的游客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感官之旅,而用于世博活动和展览的建筑则围绕着这片森林,在周围拔地而起。除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植物生态系统外,项目中的“音云”和“味站”也是该项目一大特色,它能进一步调动人的感官。
↑碎石小路蜿蜒在茂密的植被景观和建筑体量之中 项目由位于格拉茨的景观和城市规划工作室Terrain的设计师Klaus K. Koenhart主持,同时还有许多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参与了其中。
&ua(BIM工程师)rr;展馆由各种各样的感官环境组成 该展馆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空气在食物和能源生产中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赞扬奥地利的高空气质量。项目通过将建筑和人工景观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城市环境中绿化空间的增加,同时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清爽宜人的气候。
↑方案力促进强室内外空间的联系 项目中的植物生态系统以奥地利森林为参考,其叶面的面积,即蒸发面积达43200平方米。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每小时将可以产生62.5kg的新鲜氧,能为多达1800人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音云”与“味站”为你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 凉爽的微型气候(BIM建筑)环境与的建筑物系统相辅相成,因此不再需要使用空调。另外,设计中采用的光伏阵列能产生其他展览功能所必需的能源,有效地节省了能源消耗。
↑该展馆增加了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面积
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纵向剖面图
↑纵向剖面图
↑细节剖面图
↑立面图
↑建筑分解图
↑植被序列图
↑植被从展馆的中央庭院与下方延伸出来
↑展馆建筑呈细长的条形布局
项目信息
地点:意大利,米兰 场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仅占50%) 馆内森林面积:560平方米 项目预算:1200万欧元 总代表:Josef Pröll 项目总监:Rudolf RuzIcka 项目设计:景观与城市规划工作室 / Klaus K. Koenhart 设计合作者:Markus Jeschaunig, Karlheinz Boiger(Hohensinn建筑), Andreas Goritschnig and Bernhard König(格拉茨科技大学建筑与景观研究所), Anna Resch and Lisa Maria Enzenhofer 展览理念设计:Maren Richter 气候设计:Transsolar Energietechnik,Wolfgang Kessling 植被技术:Bernhard Scharf(土壤生物工程和景观建设IBLB学院) 结构设计:工程师Engelsmann Peters Beratende,Stefan Peters 翻译:建筑学院-罗郁
校订:建筑学院-冠轸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