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筑设计的建筑师在厦门完成了无垠酒店。无垠酒店的基地给设计师的感触是“万石涌翠”,为此建筑师由山间生长出的盒子(建筑)作为酒店设计概念,希望酒店与周边环境相对独立却又几近融合,坐山望海,无境,无垠。
↑ 入口
↑ 入口
↑ 入口通廊和大厅
↑ 大厅
↑ 大厅旁的装置
↑ 餐厅
↑ 聚会厅
↑ 聚会场所
↑大厅周围的交通空间和电梯入口
↑3层树院
↑3层雨院
↑ 通往客房的走廊和客房内的走廊
↑ 客房套间,采用高质柚木作为房间的主材
↑ 不同客房中不同的卫浴间设计,天窗洒下天光
↑客房套间,采用高质柚木作为房间的主材
↑客房套间细部,灯光设计
↑ 宾馆动线上穿插着很多出彩的空间
↑ 夜景
↑ 夜景
↑ 分析图
↑ 夜景(BIM学习)
↑ 总平
↑ 1F
↑ 2F
↑ 3F
↑ 4F
↑ section 以下是更多来自建筑师的信息: 厦门来信 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设计的建筑物落成当天的心情,很像是将一封写了很久的信投入信箱时的霎那感受:谁会来读这封信?拆开信封的时候有怎样的期待?读信的时候是否感到愉悦?读完之后是细心收好还是随手丢弃? 建筑之于我正如文字之于作家,只是自己较为擅长的表达方式,这不仅是表达自我,而更重要的还是信息的接收者(住客),也就是人的感受。 日本建筑师们很喜欢将建筑物的拔地而起称为“生长”,这个生动的描述其实蕴含了更深的意义:虽然是建筑师设计了建筑,但当地的空气、泥土、气候以及人才是形成建筑的关键所在——而“建筑生长”这个词又特别适合用于厦门这座城市。 2011年初,我第一次来到无垠的基地。一口气爬到旁边的云顶岩山顶,同行的当地人说了一个形容这里地貌特征的词——“万石涌翠。”由(BIM培训)于闽南独特的温润气候,使得这里的植被异常繁茂,就连石头的表面与缝隙都能长出“绿色”。而这有趣的地貌也成为了我之后设计无垠的概念来源:由山间生长出的盒子(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对独立却又几近融合,坐山望海,无境,无垠。 无垠的另一个建筑灵感来源于闽南的宗祠。这个家族与村落的传统形式,作为文化与交流的中心,承载了各种精神与实际的功能。这种“向心”的传统空间,代表了当地人对住宅的公共与私密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酒店其实也类似于一个小型村落,虽然住客之间未必会有所交流,但房间与公共空间之间却可以进行体验式的互动。 在无垠中我们着重设计了“雨井”、“树井”和“风井”,这三个装置从顶部贯穿整栋建筑,同时又穿插进某些房间之中,最终在大堂汇聚。我们试图以这种可见的方式,将“室外”引入“室内”,从而形成一个无垠流动的空间。 谈完地貌与文化,最终还是要回归于人,也就是建筑的使用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大多数高档酒店都可以使住客感到舒适,那么无垠所追求的舒适与他们有何不同?我们认为,除了高档的基础硬件设施,设计型酒店更应当从心理上把握客人的切身需求,因此在设计讨论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假设就是“如果你住在里面……”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房间的尺度。通常酒店总会将房间面积作为着眼点,但却忽视了房间的层高。 美国环境心理学家表示,增加房间的层高可以增强居住者的想象力并降低大脑的紧张感。无垠的房间层高比一般酒店高出20%,为的是让住客在疲惫旅行之后可以尽快获得放松。
紧接着,我们又将设计的重心在房间的开窗上。既然每个房间望出去的风景都各不相同,简单统一的窗户位置与尺寸显然并不是最佳方案。
我们把窗户看作是房间的“取景框”,希望能够像专业摄影师那样为不同房间的住客截取一段最佳的风景。最后达到的效果是,无垠几乎没有一间房间的开窗是重复的,每个窗户都是无垠的建筑师留给住客独一无二的“明信片”。
在房间室内材料的选择上,我们曾进行了很多轮的讨论。最终将高质量的柚木选为房间的主材,这不仅是出于视觉与触觉的考虑,柚木独特的香气更可以通过嗅觉给予住客特别的安心感。
希望收到这封信的你,能渐渐体会无垠,体味设计;而无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项目……
来源:谷德设计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