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发布《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在110座城市中,深圳因其经济、能源、设施、环境和社会等方面低碳的成绩,位列前三。
而去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发布的“2012年中国绿色发展报告”,深圳在38个大中型城市中,高居榜首。
统计方法虽不同,但都反映了深圳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的实绩:全市万元GDP能耗、水耗达到全国最优水平;绿色建筑面积全国第一,垃圾焚烧发电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应用全球第一;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
“要实现‘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跨越,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深圳市市长许勤说,这是深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省”出绿色
1月25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深圳GDP突破2000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
在主要经济指标实现3个突破的同时,更让人欣慰的是,资源能源消耗首次实现3个下降:用水总量、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分别下降0.61%、1.79%和1.06%。此外,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年度减排任务超额完成。万元GDP能耗、水耗则分别下降4.25%和11.4%。
深圳的GDP,很“绿”。“深圳已步入质量型增长轨道。”许勤说,力争用较少的物质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以绿色低碳的方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深圳注重从提高工业能效、构建低碳交通、推广绿色建筑、降低公共机构能耗等角度,通过立法、价格杠杆、标准制定等手段,系统推进节能减排。
用节能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特别是电力、建材、制造业等;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2012年,全市新能源汽车超过5000辆,继续位居全球城市首位……
与此同时,深圳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新建污水管网323公里,城市污水日均处理能力达到136万吨;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总量达到350万吨;焚烧垃圾发电量4.5亿度,居全国第一。
继2010年设立国内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2012年又启动了国际低碳城项目建设。
作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将成为中国低碳发展的战略高地。“绿色低碳是人类的共同语言。”许勤说,国际低碳城项目是建设国家低碳发展试点城市的重大举措,也将极大地促进深圳与欧盟各国在技术、产业、能源、环保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调整结构,清洁能源,增添绿色
如果说,节能减排是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那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则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深圳更看中GDP的构成。”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岭介绍说。2012年,深圳第三产业比重创历史新高,预计三次产业结构为0.0∶44.3∶55.7。从贡献率来看,第三产业对深圳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6%,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2012年5月,深圳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印发,明确提出以大力发展低碳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推动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高端化为重点,以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为基础,加快形成低碳产业体系。
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2500亿元,年替代传统能源1500万吨标准煤以上,减排二氧化碳2000万吨;互联网、生物产业规模,均达到2000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达58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
巩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同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强力推进清洁生产。
稳步推进静脉产业,加快发展废弃物发电、填埋气利用、回收再利用,污水处理等产业,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在政府的引导下,全球第一台插入式双模电动车、国内第一个兆瓦级太阳能并网发电站、第一幢太阳能光伏发电玻璃幕墙、第一台兆瓦级半直驱风力发电专用开关磁阻发电机等,相继在深圳诞生;比亚迪、拓日、创益、南玻等一批产值超亿的新能源知名企业陆续崛起。
预计到2015年,深圳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优化空间,低碳生活,营造绿色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5平方米,相当于每人坐拥一个绿色大客厅;绿化覆盖率45.1%,绿道总长达2000公里,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公园841座,位居全国前列……
“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许勤表示,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深圳实现更长远、更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深圳着力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居住与就业平衡,避免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出行,减少碳排放。同时,加强低碳生态理念与技术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率先对基本生态区实施“红线”管理,49%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除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绿地外,禁止开发建设。这一举措,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态空间和生态功能。
在市民生活领域,低碳绿色,深入人心。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市民自愿停驶机动车43万辆,简约、创新、绿色、低碳的大运新风获得国际广泛赞誉。接下来,围绕低碳生活、低碳消费,深圳将大力推行低碳公务、低碳商务、低碳市民等行动,全面引导社会低碳转型。
“下一步,深圳将继续下大力气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真正让绿色低碳成为深圳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的价值取向。”许勤说。
作者:吕绍刚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