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这一舶来品自传入中国大地以来,从最初的“点点涟漪”演变到如今的“片片波浪”再到不远的“滚滚海浪”,正在给中国的建筑业带来一次深刻的变革。
要让所有人认可BIM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为中国大地带来巨大价值,着实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如同当年麦当劳和肯德基等洋快餐给中国传统饮食形态所带来的改变一样。洋快餐的到来,让我们对固有的饮食形态产生了新的思考,从而影响着过去城市饮食市井中雾气蒸腾、车马喧嚣的灰暗景象。
当洋快餐初入国门之时,似乎并没有一下子改变我们的饮食生活,九十年代初的老百姓大多还只是“敬而远之”。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新的社会需求所打破,我们对于饮食的需求也不再停留于过去,洋快餐转眼间成为了大城市中老百姓的首选,在过去这是难以想象的。 这样的饮食形态与传统的饮食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的城市街道上,如西少爷、和合谷这样的中式快餐比比皆是,传统饮食的结构和饮食环境也被慢慢地改变着,我们在选择吃的方式时也更加符合当下的语境。当然,很多人说洋快餐的到来纯粹是一种文化入侵。但今天我们暂且不从这个维度谈问题。
“入侵”中国的洋快餐
传统饮食文化的改变
品味BIM的价值
就像洋快餐给中国传统餐饮带来的是升华和改变一样,BIM技术也必将随着中国建筑业形态的转变,为建筑行业带来改变与升级,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必然。只是中国建筑业态还处于转型期内,土壤尚未完全成熟,导致了很多的观望情绪,这如同当初人们对洋快餐的态度。BIM技术登陆中国大地,首先反映的是一种项目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不断涤荡着建筑人传统的建筑观念,慢慢的变成了一些先知者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源自于这些先知者的实践和行动,建立在BIM技术所带来的价值。
BIM对建筑业工作流程的整合,提升了企业长期的商业竞争力。BIM解决方案实施灵活、快速,使企业能以较小的成本(有需求的软件,培训及人力资源),将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工序(如碰撞检查,工料统计)整合到已有的项目实施流程中。模块化的特点使企业更节约,更有目的性地以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特点的模式来实施管理。
BIM之价值 、
对于项目管理层来说,快速按照需求统计工程量,如统计某一区域的工程量,统计某一天已完成的工程量等。
1.通过将三维模型与管理系统数据集成,提供一个简洁统一的门户界面,以直观的展示工程数据,便于操作。 2.通过采用5D进度模拟及对实际项目进度进行可视化监督,为管理人员提供精确直观的实时数据以供决策参考。
3.通过对设计和施工进行主动式的进度安排和进度监督,以实现工程设计、收益收取和建设阶段的设计一体化,提升项目整体效率。
对于建筑层面来说,降低了人为错误,减少重复工作。
1.基于”理想化”的施工顺序进行工作包优先级的定义,从而可以敦促工程设计公司和制造商根据计划来提交建筑图和材料,避免延误工期。 2.通过对工作现场原材料进行整体可视化监督,可以缩短工程进度“滞后时间”,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在施工之前进行虚拟模型的问题识别和问题解决,可以大大减少返工现象。 4.通过虚拟设计优化项目进度,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协调实际场地工作和设计系统工作,并最优化其转化过程。
在不增加项目风险的同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减少材料库存开支,减少工作量。 利用工程设计数据,通过对劳动力和成本进行自动的、详细的、准确的预计,从而降低项目风险,提高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系数,降低与材料采购和按建筑文件建筑有关的成本并缩短时间,减少收集、处理、定位项目信息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从而增加项目内容分析的时间,并可通过在各IT系统中获取的有效工程数据源,从而避免高代价的失误。 通过工作包优化建筑,减少现场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力,缩短工期,从而降低了人工费用,在工作包当中引入定额信息能够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减少工时的浪费。 通过与材料系统的整合加大了对现场材料的监管力度,减少现场材料的丢失,监督并追踪项目建筑材料购买和装配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按日对管道安装进度进行可视化监督,从而将人力资源派往有原材料的目标建筑现场,监测材料的有效性。 对企业来讲,对图纸和模型的收集和管理保证了工程内容的安全。统一的工作环境的管理,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各专业工作人员之间工作内容共享和协同可以不受工作地点的影响。 对项目参与人员来讲,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用任何工具打开图纸工作。设计人员与建筑人员之间文件数据能实现方便地互相流通,文件的快速查找,全文检索都不再是问题,工作人员可应用iPad等移动设备工作,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当然,这些只是基于我多年来在建筑行业的经验以及接触、了解BIM技术后的理解。而文化则是需要在原有的根系下,随社会形态的转变下发展的。BIM文化的形成与确立一定离不开当时建设环境。所以,BIM文化也一定是在中国建设行业当下发展的语境下才能被解读。
在上一期中,我对BIM技术给建设行业带来的价值进行了简单的梳理。那么有朋友就会问了,BIM有这么多优势,究竟要如何与传统的工作流程结合呢?下面我就对此谈谈我的理解。
品味BIM文化的前提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黄金发展期。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在的建筑业正经历着阵痛期,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延续过去的辉煌?转型升级已成为很多企业考虑的问题。事实上,如上半节所提及的洋快餐的文化“入侵”,中国建筑业环境的改变,正是BIM文化形成的先决条件。
当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中,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同质化竞争等诸多问题。工程实施的管控要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经营转变。所有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就是数据,BIM正是能够提供基础数据的技术手段,但BIM技术只有在应用落地中才能品味出数据的价值。
做BIM要有激情
BIM技术应用的深入,建筑企业会加强对各个项目的管控力度,将项目部的管理力量与技术力量往企业总部集中,向类似于EPC的方向发展。同时,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机制,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管理好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队伍。
BIM之激情
建筑企业引进BIM技术,是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必由之路。项目的管控从“管人”要提升到“管理数据”,向数据要利润、向数据要规范、通过数据完善质量安全工作。 BIM的效益是在BIM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它能帮助企业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将该拿到的利润拿到手。 对建筑企业而言,这二十年以来生存模式正在快速的发生转变,越来越多新的合同模式出现,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成功,比如BT(建设、交付)、BOT(建设、运营、交付)、EPC(设计、采购、建筑)、BD(设计、建造)、PPP等等,投融资带动工程总承包的模式也逐渐兴起并成为建筑企业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通过新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既包括实用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技术创新。我们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勇于创新,创新同样离不开激情,因为只有使用新技术(BIM)、新管理,才能实现企业升级中的差异化竞争,竞争离开了激情就不可谓之为竞争。这就如同自然界动物在争夺配偶时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必须要有勇夺第一的激情,缺了这份激情,你只能是落败者。
BIM是个美少女
我经常把BIM比作一个外国的美少女,你要把她追到手,同样不可缺少激情。这位芭比洋娃娃有个美丽的名字:BIM。
B是Beautiful,代表了她的容貌;I是Intelligent,代表了她的聪明和睿智;M是Maiden,代表了她的朝气。这位漂亮睿智的少女不就是BIM技术的写照吗?BIM模型之所以让人一看就喜欢,不就是它美丽的外表吸引了我们对它的青睐;BIM模型所提供的大量有用的项目基础数据,不正好说明了它的内才和睿智;BIM模型所包涵的新技术应用给管理带来的提升,不言而喻的告诉我们它所富有的朝气和才干。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