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引领我国建筑业驶入了快车道,而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成为未来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到今天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BIM在经过几年的尝试、探索之后,遇到了新的瓶颈。
为了使中国建筑业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住建部于去年决定制定一系列关于BIM的国家标准。作为两项标准的编制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下称标准院)BIM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魏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BIM相关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将加速BIM的推广,或将成为规范行业发展的准绳。
全生命周期应用 让 BIM 价值最大化
伴随着IT技术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业由图板阶段步入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而近几年BIM的发展又引起了传统建筑业一场新的革命。“前者是工具上的转变,而后者是思路上的转变。”对于这两场革命,魏来这样告诉记者。
他说,虚拟现实有可能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而应用BIM恰好就是实现虚拟现实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最大化地体现了其价值,主要包括建筑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
魏来分析,BIM是为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对于设计方来讲,可以利用其三维可视化的特点,直接生成三维实体,并进行信息录入和处理;对于施工方来讲,可利用其虚拟现实的技术,对各种建筑信息进行更准确方便的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当前我国BIM的发展现状,魏来介绍,当前我国BIM的应用和推广是在设计行业中进行的。虽然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对此非常感兴趣,但施工人员离BIM的要求还比较远。而对于运维来说,BIM还没有在实践中得到真正应用,还停留在探索和理论层面。
他还表示,当前我国BIM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还有法律、知识产权、经济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关于BIM标准的问题。
标准体系建设 将加速 BIM 推广
“不仅我国BIM的发展面临标准的问题,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魏来说。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都在制定自己的BIM标准,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国和英国。美国的BIM标准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出了第二版,第二版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指导思想,但还是没有达到实际操作的层面。英国的相关指导标准制定地非常详细,可操作性也非常强,业内普遍认为其非常有实践性。
对于我国BIM标准的制定,魏来讲道,《2011年~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颁布,给2011年贴上了“中国BIM元年”的标签。
为了推动BIM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提升中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2012年,住建部颁布了《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被列入其中,后两项标准的编制工作由标准院完成。
魏来解释,标准院目前主编的两项标准不仅是国家顶级标准,还是上述4项标准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标准,是面向操作者、直接用来指导今后建筑工程设计的标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整个建筑行业具有约束力。
此外,他还表示,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将加速BIM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标准将规范和引导 BIM 发展
据魏来介绍,《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和《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是与建筑业联系最密切的两项核心BIM标准。对于这两项标准的编制,标准院采用“开门编标准”的方法。
他分析,《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主要规定工程设计中有关BIM的信息是以一个什么样的统一规则来传递,信息本身需要通过录入、传递、读取3个阶段。该项标准会规定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工程参与方之间的交付内容和方法,也会涉及一些法律和知识产权的界定。“有了这一标准后,基于BIM的工程设计工作量就有了相对的衡量标准,也有利于健全今后的建筑工程取费标准。”魏来说。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是一项非常基础的标准,主要确保信息在录入、传递、读取过程中使用统一的语义。该项标准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设计过程,还包括生产、施工、管理、操作等方面。例如,美国有很多种编码,是针对建筑工程设计中大部分构建、产品、材料等元素的,这些编码的好处是利于检索和分类。“有了这项标准,工程建设中的数据流才能更好地实现无损、正确传递。”他解释。
魏来表示,归根结底,BIM国家标准的编制有利于我国BIM事业从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使之高效健康地在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范围内推广开来,这不仅会为建筑行业打造中国品牌奠定基础,还将为建设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美丽中国积聚力量。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