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韩沛)地铁机电系统管线安装最大的挑战是精度,通过BIM技术可保证安装与模型匹配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昨日上午,由南宁市城乡建委、市建管处主办的2017年南宁市建设工程“百日攻坚”安全专项整治、工程质量提升暨BIM技术应用观摩会在地铁3号线创业路站召开 。
据悉,南宁地铁3号线01标机电6工区承担了4站3区间1出入段线内的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动力照明等的施工任务。由于地铁机电系统管线安装存在分工细致、协同成本高、管线复杂冲突多等特点,传统机电安装施工方式难以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项目部与广西科技大学BIM研究中心以校企合作方式,共同推动BIM应用落地。
在创业路站施工中,项目部引入基于BIM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它能够对复杂施工面进行无缝3D扫描,形成3D扫描实体模型,在数小时内即可完成实体数字化转换,还能实时动态高效地检验施工误差,成为获取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
项目部还依靠建立的车站BIM模型,对临水临电临边防护进行科学合理布设。他们通过软件对BIM模型进行管道碰撞模拟,发现站厅层公共区吊顶的管道不能顺利通过,经过BIM计算,对管道进行重新排布。
“处理这样的问题,以前靠的是施工经验或者干脆推倒重建,现在只需要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推演就能掌握。”技术员介绍说。
据统计,项目部利用BIM技术精细化管理各个专业,解决了1000多处碰撞问题,节约了工期和成本,安装返工率降到了最低。
地铁机电系统管线安装最大的挑战是精度。项目部结合3D扫描数据,利用BIM模型,对施工场地进行BIM放样机器人综合放样,真正实现了“所见点既所得点”。目前,单人每天可完成500余点的放样工作,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且能保证安装与模型匹配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BIM技术的可视化让复杂的施工变得简单。面对细致的工程管理问题,一台电脑就可以帮助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公司项目负责人杨磊完成任务。每一个施工面的进度可以立体动态地展现在他眼前,施工任务也能第一时间传达到施工终端。“BIM不仅仅是简单的建模,我们所做的是,要把以BIM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落地应用,实实在在、全方面地为项目服务。”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