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BiM杂谈|美国的困惑

免费的Ai上线啦!
BIM建筑网自主研发,你想要Ai功能都在这里!
Ai·提升效率 技术答疑

前言——Hype Cycle

 

美国著名的信息技术咨询顾问Gartner曾经发布过经典的Hype cycle曲线图,Hype cycle描述了一项技术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行业对这项技术的期望。

 

BiM杂谈|美国的困惑

Gartner的Hype cycle原图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一个新技术出现后,市场的预期会经历4个阶段(原版的Hype cycle是5个阶段,国内百科将“上升期”与“快速发展期”合并成一个阶段):

 

上升及快速发展期:这两个时期属于理论研究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新的技术理论从出现到快速成长,并很快到达巅峰。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理论突破频繁、成果大量涌现。

 

下降期:到了快速发展期的顶端,基础理论基本成熟,研究成果的总量已经很多,理论探索空间越来越小。此后,理论工作者对该项技术的关注程度逐渐降低。而此时,该项技术在产业上的应用尚未成熟,因此,新技术的受关注程度进入下降期。

 

爬坡期:随着新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逐渐成功,产业技术的研究热潮使得该项技术的受关注程度再次增加,并将其带入一个持续发展的爬坡期。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产业技术研究的内容要细致和深入得多。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速度已远远不如上升期那么迅速。

 

稳定应用期:最终,随着基本产业技术的成熟,应用技术研究进入稳定应用期。

 

“BIM”作为建设行业的新技术,在推广时尤其是软件商推广时,Hype cycle也被反复使用。有趣的是,软件商们在引用Hype cycle曲线图时往往喜欢刻意弱化下降期。

 

BiM杂谈|美国的困惑

BIM软件商的Hype cycle

 

而我们的行业,似乎也正在按照Hype cycle的曲线进行着。美国,作为大部分人心目中现代BIM技术的起源地,似乎正经历着Hype cycle中痛苦的下降期,整个行业在困惑中迷茫的前进。

 

BiM杂谈|美国的困惑

中美BIM应用所处阶段(个人主观意见)

 

人为创造的技术

 

“BIM”的雏形起源于两条主线:一个是为了解决二维的局限而衍生出来的三维技术,一个是为了解决信息化而提出的建筑信息体系。这两条主线都是针对行业的需求而解决问题所出现。

 

21世纪初期,几个著名的软件商们基于当时的几款参数化三维设计软件,将3D CAD和建筑信息结合了起来,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BIM。这个BIM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BIM。

 

维基百科认为,在公开范围里,现代意义的“BIM”最初是由Autodesk在2002年的一份行业报告白皮书中提出的。那一年Autodesk在收购了Buzzsaw 5个月后,以1亿3千万美元现金的天价收购了Revit,这两次收购是Autodesk在2007年收购Navisworks前最大的两次收购。

 

BiM杂谈|美国的困惑

Autodesk在2002年发布的白皮书

 

于是便有了Autodesk在2002的那份白皮书。白皮书中,Autodesk提出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也就是现在的BIM(其实很多软件商都声称自己创造了“BIM”)。Autodesk在白皮书中赋予了BIM“协同设计”与“构件驱动CAD(object-oriented CAD)”的特征。Autodesk最初给BIM的定义“精确”的对应了刚刚收购的Revit与Buzzsaw的功能。

 

在某种意义上,“BIM”这个名词的创造是人为的,很大程度是为了软件商的市场营销。

 

理论的膨胀

 

2002年的“BIM”并没有像现在一样承载这么多的含义。Autodesk当时根据Buzzsaw与Revit的功能对“BIM”的定位是:可以承载建筑数据、可以进行协同的平台。

 

GSA在2003年发布的《3D-4DBIM TechnologyProgram》对BIM的定位也只是可视化、协同、模拟、优化——在协同的环境里利用可视化的优势进行模拟从而优化。那个时候的BIM还只到4D这个维度,并且仅仅只是模拟。GSA也对BIM技术进行了展望:BIM在承载了建筑信息后可能可以用于以后的建筑运营(operation)。

 

所以现代意义的“BIM”在最初还仅仅只是具备信息储存载体的3D CAD的初步拓展。BIM技术出现的最初似乎是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

 

但是,请永远不要低估“非盈利”行业组织扩大自身影响力、以及学术界发表论文的心。一个虚拟的建筑、承载了项目信息、各方在其中协同——大家发现BIM似乎是虚拟世界的建造管理。2005年AGC正式把“BIM”定义为了一个“模拟建造与运营过程的计算机技术”,这时BIM的概念开始逐渐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管理维度上进行扩展。

 

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出现的技术是可以得到行业迅速认可的,但用一个技术去刻意解决其他问题,我们就会陷入“Technology-Process-People”这样无奈的循环。

 

(拓展阅读:BiM杂谈|技术的制约——人)

 

当BIM与管理、并且还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挂钩后,BIM的理论体系开始迅速膨胀。行业组织与学术界开始针对在二维世界里没有实现的管理愿景,借鉴了制造业与工业界的思路,在“BIM”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的概念——大量的名词、框架结构、理论体系、管理方法开始出现。这些概念的出现并不是因为需求而出现,而是为了支撑“BIM”理论而出现。讽刺的是,创造这些体系的人,可能一天都没在应用的企业界待过。而行业组织与学术界创造了这些体系后,开始要求企业去适应这些并没有被验证过的理论。

 

所以,当人们再次面对这个原本只是为了解决可视化与信息化而出现的技术时,大家发现“BIM”变成了一个很复杂与庞大的物种。

 

不买单行业

 

Chuck Eastman发表过一篇关于编码体系的论文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图表:MasterFormat和UniFormat的出现是行业为了解决信息管理的问题逐步根据实践经验形成的。OmniClass的出现则是基于一个理想化的状态,组织更全面结构更完善。

 

BiM杂谈|美国的困惑

MasterFormat、UniFormat、OmniClass的对比

 

一边是行业根据需求自发形成的体系,一边是为了力求涵盖建设项目全方位信息而形成的理论,行业的认可度可想而知。所以OmniClass在发布后的这10多年来其实一直都是很尴尬的存在,一方面是行业组织与学术界的推崇,一方面却是企业界的不买单。一直到现在,美国的企业界还是主动沿用着MasterFormat与UniFormat。

 

OmniClass不是因为BIM而存在,但是它的发展确实遵循着“BIM”世界里的美好愿景。BIM里的很多理论体系就是这样,它们代表了部分人对建造管理的美好愿景,他们的设计是基于一个完美的状态而形成,然而却走上了Technology-Process-People这样的路。企业对这样的体系并不买账。

 

另外一个比较讽刺的事情是,Autodesk作为国际协同工作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Interoperability, IAI)的发起单位之一,现在却是对自己当年提出的信息协同理论体系最为怠慢的企业之一。或许Autodesk在BIM技术膨胀期已认识到,对于一个龙头软件企业,最好的协同其实就是不协同(IAI成立于1997年,Autodesk第一次提出BIM是2002年)。

 

我们上中学时,政治老师都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人的意识形态到了一定高度时社会会进入到某个主义。然而人性却让我们长期处于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之中。BIM理论体系也是如此,它们的存在很多是基于“协作与共享”的理想状态,但是人性却不是如此。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BiM杂谈|美国的困惑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