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的景致,
孔隙之間的綠,
內外交疊映射的景,
光影與時間的流動,
樹葉的觸感,
四季空氣的溫度,
樹梢清唱的鳥鳴,
………………….
一個感知的日常體驗。
建筑命题
1.感知自然
– 藉由牆面材料的變化及營造出雖內猶外、亦內亦外的空間感受。
-天井光線通達了室內大部分的空間、多層次室外綠意的引進與接觸,及浮
-力通風的氣流導入建物,利用光、風、景的自然元素。 讓人森在其中,亦
-可感知周圍自然環境並與之共存。
2. 建築可持续性
-配置尊重既有老樹、景觀、生態。
-採用鋼骨RC及無樑板構造,降低資源損耗,與對現地生態衝擊。
-綠建築亦為生態展示的一環。
3. 整(BIM教程)合串聯
-展示館作為串聯、整合周遭生態水池、稻田、森林的重要節點。
4. 空間、景觀、展示三者一體的規劃設計
-室內、外展示參觀的整合,與不同高度的生態觀察。
-結合建築空間規劃,營造出“漫步林間”感覺的室內展示空間”。
-預留最大彈性布展展示空間。
5. 複合式的機能
-生態展示空間及院區解說導覽休息站。
-院內主要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茶會、論文發表、研討會等舉行。
该项目一樓作為中央研究院的諮詢服務中心(information center),並作為小型茶會、論文發表、研討會等舉行,二樓則作為生態展示空間。
基地位於中央研究院區內的景觀生態復育區內。開始的設計發想,是與景觀、展示顧問共同討論,藉由跨領域的激盪,跨越專業與專業之間的那條線,呈現開放的激盪與融合的對話。
為保存既有老樹,空間因應隨機變形而為樹林所圍繞,輔以挑空中庭植栽,景觀悄然入室,視野也延伸出去。觸手可及的樹木,又成了生動的展示。
藉由透明性不斷變化的牆面,創造出一連續性,隨著遊走而有曖昧內外感知的空間體驗。展示從室外即開始,生態景觀與展示物,虛與實、內與外交疊映射於玻璃上不斷對話,產生了曖昧的感知。於是,建築、景觀與展示的區別也模糊了。
展示空間、大廳、櫃台、休息區、解說區、放映室等個別口袋空間,形成了「是個別也是整體」的流動連續性空(BIM)間。
內依舊是內,外依舊是外,然精神上的感受與渴望,卻模糊了內外界線。
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顶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分析图
概念草图
轴测图
轴测图
节点施工图
节点施工图
节点施工图
节点施工图
节点施工图
项目信息
作品名稱:自然的感知_中央研究院「生態時代展覽館」
業主:中央研究院
地點:台北市南港區
用途:展示空間
建築
事務所: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楊秋煜、張雯怡、劉彥佑
參與者:林映辰、華蔚林、林晏嶢、朱維凱、陳彥昇
監造:陳建良
結構:富田構造設計事務所
水電:弘業電機技師事務所
施工
建築、水電、室內、景觀:亞億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巨人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材料
外牆:後製清水模、烤漆鋁板、6+6膠合Low-E玻璃
開口:烤漆鋼版收邊
室內:亞麻仁地毯、環保水泥漆
景觀:高壓混凝土磚
基地面積:2121.17㎡
建築面積:429.6㎡
樓地板面積:841.17㎡
層數:地上二層
造價
建築:新台幣36,380,000元
水電:新台幣7,500,00
室內:新台幣1,000,000元(尚未發包)
景觀:新台幣1,600,000元
設計時間: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
施工時間: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
本文来自:建筑学院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