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发展局推出建筑生产力新框架,今后组屋建造将更省时省力。
贸工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李奕贤昨早在一项建筑业的交流研讨会上宣布,建屋局计划在建筑生产力新框架下,通过创新建筑方法以及改善作业程序和系统,争取在2020年前把建筑生产力提高25%。
建屋局建筑生产力 目前高于私人发展商
目前建屋局的建筑生产力已经高于私人发展商,去年建造每平方米需要2.27个工日(man-day),私人发展商则需要3.12个工日。
作为新加坡最大的房地产发展机构,建屋局每年建造的组屋占建筑合约总值的四成,需要三万名建筑工人。随着近年来政府推出更多新组屋以满足市场需求,建屋局未来几年每年需要的建筑工人将增加至五万人,带头提升建筑生产力势在必行。
李奕贤指出,在创新建筑方法上,建屋局将继续推行预制(precast)技术,同时设法通过自动化,提高目前劳工密集的预制结构制造厂的生产力。
在建筑工地上,建屋局也将推广机械化,例如用机械升降平台取代传统的鹰架和半空作业吊舱。这不但提高效率,也能提升工地安全。
在改善作业程序上,建屋局正在推广在制作建筑模型时,使用高效率的立体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以取代人工绘图。从2015年开始,建屋局将要求所有业者采用这项新科技。
李奕贤说:“中小企业面临人手紧缺是个实际的问题,不过适度调整外劳增长也是一个现实。面对建筑业可预见的强劲需求,我们必须寻找非常规的方式,以维持行业的增长。”
结合预制和系统模板方式 生产力提高15%
建屋局建筑工程管理处长梁宝国指出,提高建筑生产力有望让组屋建设更快,使用更少的人力和资源。
建屋局在去年开始兴建的盛港Rivervale Arc项目,试验新的混合建设方式,结合预制(precast)和系统模板(system formwork)作业方式,这有望让这个项目提前两个月完工。
据估计,用普通建造方式建一层楼,需要236名工人工作12天,即2832个工日;混合方式则需要272个工人工作9天,是2448个工日,生产力能提高15%。
鉴于这项试验成功,建屋局计划明年将混合建设方式推广到另外16个新项目。
梁宝国也说,建筑工地上也有很多机械化的潜力,例如车辆在驶离工地时要用水清洗轮胎,传统上业者会派两名工人专门清洗车轮,如果能用机器替代,就能省下人力。
来源:联合早报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