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斯本阿尔法马斜坡地形上原本坐落有一座露天的圆(BIM培训)形剧场,静静地俯瞰着塔霍河口港湾。到了二十世纪,山脚下进行了港口填埋处理,形成了一块平坦的场地,新建的邮轮码头远远地凝视着原有的露天剧场,以自身的形态轻轻地回应和致敬。里斯本码头在屋顶部设置有一处小巧的露天剧场,整座建筑背向河流,面朝城市。
该码头形体紧凑(是2010年国际投标中规模最小的建筑),连同其露天的开放式停车场和潮汐水箱一起嵌在被填埋的前塔瓦科码头的挡墙之间,它看起来仿佛漂浮与地面之上,在公园以及林荫道旁边的树木之间沿房屋走势而建,现在位于这条河的前段。码头的公共空间部分沿其形体的边界向上抬起,转变成一处露台空间或者说是观景台,它好像河流和城市之间的抽象地形,仿佛一个巨大的转运木筏,既将河流和城市连接在一起,又将二者突显出来。
它从滨河一侧看仿佛是隐形的,从城市一侧看又会慢慢显现出来,它就像城市里一块仔细安置的石板,又足以揭示出它与城市的对接点。该建筑利用自身形态调节着其使用者、河流和城市之间的视觉关系。人们几乎总是在不断的移动中使用着这座建筑:沿着舷梯行走、沿着通向船只或向下直接通往城市的凉廊中行走、在屋顶上行走、沿主立面外围区域行走等等,不论是视觉上还是如同电影场景一般的视角,一切都在动态中进行。
这种外层骨架环绕着码头内层功能空间的建筑形式是通过加入软木的结构混凝土实现的,这是一种专为减轻建筑物重量而设计的解决方案,可以大大缓解建筑受原有地基的条件限制。该设计方法最初是由Carrilho da Graça在里斯本设计双年展上提出的一种实验性设计。在这种特殊材料的基础上,码头建筑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触感,其体量会随着港口上反射的阳光(也就是著名的“里斯本之光”)而变淡。
码头的主要功能空间都设置在这个抬离地面(BIM工作)的巨大外罩之内:地下是停车场(与露天停车场相连);地上一层是行李投递、处理和索赔处;再往上是旅客(登船、等候室、贵宾休息室、免税购物中心、公共咖啡厅等);所有灵活式空间,比如公园或者林荫道等都是码头未来扩建的预留用地,在被用作建设用地之前可以用于举办非码头用途的其他活动,以及在活动期用作海事站。
图纸
总平面图
地下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层平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区位:葡萄牙,里斯本
建筑设计:JOÃO LUÍS CARRILHO DA GRAÇA
项目时间:2018年
建筑摄影:FERNANDO GUERRA / FG+SG,RITA BURMESTER
本文来自:建筑学院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