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预制建筑网
江苏省
南京江宁建筑业服务大厅助推全区建筑业发展
近期,为加快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指导服务建筑业企业发展壮大,南京市江宁区建工局成立了建筑业服务中心。目前,江宁建筑业服务大厅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江宁建筑业服务中心由BIM技术平台、建材采集平台、质量追溯平台、培训教育平台、诚信信息平台、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平台六个平台组成。BIM技术平台引入上海鲁班BIM软件服务商,为区内外建筑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在建造全过程提供BIM技术项目级、企业级解决方案的研发、应用,指导建筑业企业和项目应用BIM技术。
建材采集平台引入“筑材网”,为江宁区建筑业企业提供线上(工程项目信息、建材行情、银行融资、行业资讯、媒体推广)和线下(业主、施工方、建材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交易)等服务。
质量追溯平台引入住建部和山东联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系统,对装配式建筑采集部品设计、原材料入库检验、生产过程检验、部品出库检验、运输过程、施工装配过程、监理验收及运营管理全周期等质量数据,实现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可追溯。
培训教育平台引入南京建友众联职业培训装配式住宅学校,设置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经济、建筑施工与组织等课程,为区内建筑业企业和施工从业人员开展本科、专科培训。
服务大厅定期对区内外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安全生产考核评定结果、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评定考核结果以及各类检查通报、公示等相关信息实行诚信信息的统一发布和统一管理。
服务大厅专门开辟了企业宣传廊道,集中展示和推介区内部分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PC构件生产企业、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以及与装配式建筑相关联的机械设备、材料生产制造企业;集中展示区内有代表性的装配式建筑特色;滚动播出装配式建筑的宣传片。
后年南京5成以上新建住房要拼装
中国江苏网1月19日讯:记者昨天从南京房地产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装配式建筑培训班上获悉,到2020年南京市5成以上的新建住宅都要使用装配式工艺。
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预制的构件可以是楼梯、阳台、墙板、叠合板等,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而在日前,住建部就公布了第一批3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和195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南京也入选了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而根据南京的发展意见,到2020年南京市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住宅建筑成品住房交付比例达到50%以上。
“我们的项目运用的就是装配式工艺。”承接浦口区江浦街道的巩固6号地块人才公寓项目的大地建设集团总工程师庞涛说,很多人对传统建筑工地的印象还停留在尘土飞扬、满地垃圾、噪音很大,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的从设计图纸直接到现场施工的模式,可以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广东省
江门市政协常委王连坤: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江门市政协常委、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王连坤表示,与周边城市相比,江门市装配式建筑相对滞后。“装配式建筑,简单地说,就是在工厂里面,把我们建房子所需要的部件生产好,到了现场之后就可以直接安装。它可以减少现场作业,也能降低在建造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王连坤说,广州、佛山、珠海等周边城市基本上都在筹备装配式建筑工厂的建设,甚至有一些城市已经建了不止一个这类产业基地。
王连坤说,江门要从根源上减少现场施工所产生的扬尘等污染,就要推广装配式建筑。这样一来,在工厂生产装配式建筑部件的过程中,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既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部件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把一些废料、建筑垃圾利用起来,为江门环境污染出力。
“江门应当引进一些装配式建筑知名企业的相关技术,做大做强装配式建筑。”王连坤表示,首先,江门要根据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结合地方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一个实施意见。然后,根据这个实施意见,再制定相应的规划。待实施意见、规划出台之后,就要根据国家要求高标准地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我建议,在东部三区一市选一个地方做基地,西部就选开平。”王连坤说,这样一来,在这个基地里面,可以把装配式建筑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甚至是金融拉进来,形成一个体系,以推动江门建筑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首个EPC工程体验馆落户5日,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控制特色小镇房地产开发,适度提高产业及商业用地比例,鼓励优先发展产业,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无地产、不小镇”的乱象之下,政策已经开始设防,对比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2018年特色小镇发展将步入规范和纠偏期。
重点防范“假小镇真地产”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
随着“特色小镇”概念迅速铺开,从“403个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到“在全国启动1000个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参与建设特色小镇成为各行各业的“香饽饽”,甚至是一些房地产企业新的“掘金点”。
新华社记者在调查走访时发现,在珠三角,某房地产企业借助“科技小镇”概念推动产业地产,获得地方政府大量土地资源支持;在长三角,一家房地产企业打算在大城市周边打造标准化的“农业小镇”:两平方公里农业区配套一平方公里建筑区,计划承载3万人。
特色小镇的核心不在于房地产开发,而在于产业运营。由于开发商缺乏产业支撑,急功近利追求楼市经济,这就导致不少特色小镇变得毫无“特色”可言,甚至逐渐成为空城、死城。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表示,特色小镇受一些房企的追捧,主要是因为解决了拿地贵的问题,特色小镇的占地面积往往要十几平方公里,以特色小镇名义向政府拿地成本相对较低,但这和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因此需要纠偏。
纠偏过后就需要进一步规范。日前,特色小镇的发源地和标杆省份浙江发布《特色小镇评定规范》,这是全国首个特色小镇评定地方标准。对于抑制特色小镇建设“房地产化”的现象,《规范》称,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申请的条件中明确了“投资不含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的规定;要求“特色产业投资占比达到70%及以上”等。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快国家级特色小镇评定规划也会出台。
既有商品房交易,又有福利分房、廉租公屋
特色小镇“双轨”并行
防范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并不等于全面杜绝房地产开发。基于地价优势,以及产业集群带来的便利,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在特色小镇中将更大程度地得以建设,让中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
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新型城镇化领军人物,金诚集团董事长韦杰。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核心商业模式,目前金诚集团在全国签约、开建、运营的特色小镇数已达59个。
“金诚所有的特色小镇建设,都以产业升级、产业运营、产业投资为主线,同时考虑配套产业的运行。”韦杰表示,在金诚特色小镇里,20%的土地用作房地产开放,60%做产业开发,剩下的20%土地,则用来盖城市公屋、盖廉租房。
特色小镇由于综合供地和用地政策上成本相对较低,是践行这种房地产双轨制的最好试验田。“有能力的人可以购买商品房,租不起房的人可以住廉租房,解决年轻人留在城市的问题。这是新型城镇化的需求,也是实现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
韦杰表示,2018年金诚还会在特色小镇践行更多的双轨制。比如特色小镇核心产业确认后,配套产业里面的教育、医疗也面临着双轨制的探讨和解决。这样的先行先试,能够使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得到一个正确的样本,也能够使得特色小镇得到更好的样本。
用房产双轨制解决年轻人的安居问题,魏建国也看好这种模式,他说,中国特色小镇下一步的发展,不是缺人才、缺资金、缺规划,而是缺乏一种“理念”:“城市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城市的空间和就业让给年轻人。”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新形态的特色小镇,它的新产品、新结构、新业态等“特色”的形成,是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以及城市中各项资源叠加、涌现出的结果。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