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四川国恒建筑设计的BIM之路

免费的Ai上线啦!
BIM建筑网自主研发,你想要Ai功能都在这里!
Ai·提升效率 技术答疑

编者注:一切都在悄然变幻中发生。以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的数据来看,目前在成都范围内,已有万科、万达、华润、龙湖、中信、中铁、阳光100、蓝光等品牌开发商先后尝试在项目中运用BIM设计。

BIM,正为这个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目前,除国恒设计外,基准方中、纵横设计、山鼎建筑、西南设计院等成都和知名设计事务所已先后开始涉足BIM领域。

7月13日上午10时,四川国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恒”)建筑BIM所所长袁凌云与美国Autodesk成都公司签署了购买30套软件接口的协议。按照协议约定,Autodesk成都公司将在20日内为国恒提供合同签署的技术软件接口和技术支持。而这,正是为国恒建筑BIM所预期的2012年产研目标——多专业如何快速协同BIM工作、住宅小区内协同和城市规划的场地问题做硬件准备。

作为全国第二家真正意义上从事BIM的民营设计团队,国恒从2005年开始涉足BIM领域。同时,随着国恒对BIM技术的逐渐掌握,于2010年9月开始筹划建筑BIM所的成立。先后将BIM运用于都江堰恒生百货综合楼、龙城国际综合项目、万科魅力之城6期、金牛万达广场、华润橡树湾等项目,并于2012年5月,将国恒建筑BIM所升级为BIM应用推广中心,以期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

同时,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成都纵横设计事务所、四川山鼎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设计事务所亦开始各自的BIM尝试。但实际上,使用国际化软件操作的BIM运用并非一帆风顺。来自技术、人才、国家标准、行业对接等各个层面的拷问一直困扰着BIM在中国的试验。

四川国恒建筑设计的BIM之路

牛刀小试

时间回到2009年,相较于国际上BIM技术的应用普遍,中国仍普遍采用二维AutoCAD技术。作为软件提供商的Autodesk公司,出于拓展市场的考虑,在成都范围内正考虑选取两家设计机构作为BIM在成都区域的试点。而此时,国恒内部以袁凌云为代表的国恒BIM团队,从2005年已开始接触BIM。部分员工对BIM技术的相对熟悉吸引了Autodesk公司,这促使国恒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最终和西南建筑设计院一起成为了首批BIM试点企业。

而这时出现的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的恒生百货综合楼项目,也恰为国恒BIM团队提供了牛刀小试的契机。

尽管项目体量仅约2万平方米,但对于第一次真正运用BIM的国恒BIM团队来说,仍是全新的考验。“这个项目的建筑规模不大,属于灾后原址重建,仅为5-6层的小公建项目,同时能提供较长的设计周期。当时公司经过风险评估,和建设方及业主方沟通后,决定首次运用BIM方式进行设计。”袁凌云回忆道。尽管当时在国外,BIM已经相当流行,但在整个成都,BIM还属新兴名词,几乎没人了解,业内惯用AutoCAD的二维设计方式占主导地位。

凭借着近4年的学习积累和公司的整体决定支持,袁凌云和另外七位来自建设、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的设计师开始尝试第一次真正运用BIM。

虽然体量较小,但袁凌云等人仍建立了应急机制:面对45天的预定设计周期,如果在20天时没有达到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则立即回到原有的二维设计方式,保证业主能按时拿到设计成果开始施工。

事实证明应急机制最终未能派上用场,但BIM的第一次试验却并不顺利。初次运用国际化软件进行BIM设计时,结构专业如何和国内的数据转接成为首要难题。“数据的接口不对,数据文件格式不支持,就无法读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国外的设计方式,最终的呈现方式与国内的呈现方式有冲突,需要不断完善,工作量非常大。”同时,三维信息模型搭建中,空间曲面如何呈现,也成为困扰团队的另一大因素。加上多专业相互间需要配合,熬夜、加班成为常态。时至今日,袁凌云在回忆当初的处境时仍表示,“其实当时风险比较大。”

最终,袁凌云等人求助于公司内的专家,经过多次尝试变通处理,顺利在第45天完成了设计。但实际上,与传统的二维方式相比,同样的项目仅需花费约30天。“15天的额外花费主要源于首次尝试和技术的不熟练。”袁凌云这样解释。目前,都江堰恒生百货综合楼正在施工中,未因设计而发生任何的不良问题。

因为都江堰恒生百货项目的顺利实施,国恒顺利成为Autodesk公司的试点企业。

全方位运用

尽管未能在时间上获得优势,但BIM的初次尝试坚定了国恒BIM的发展道路。时隔不久,位于成华区的9000平方米停车楼项目再次成为国恒练手的一次机会。两次的成功尝试,促使2011年1月1日国恒建筑BIM所的成立,22位来自建筑专业及其他专业的设计师组成了一个团队。

紧接而来的龙城国际综合楼设计,从方案创作到后面实施皆由国恒完成,成为国恒BIM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与之前尝试的小体量项目不同,位于高新西区的龙城国际综合楼不仅拥有80000平方米的较大体量,同时属于较为复杂的综合体项目,包含了电影院、超市及酒店等各个部分。难题再一次摆在国恒BIM团队面前。

“尽管当时BIM所已经成立,但面对这样的大项目,团队成员仍是一边学习一边做。这个项目也做了风险评估。当时有很大的风险,但公司仍要求尝试完成。”袁凌云介绍,当时标准库没有建立,属于白手起家。为了建立标准库,他们参考了国外诸多文件,结合国内的二维标准库,涉及到档案管理等知识,最终花费两个月时间于2011年年初完成设计。

“这个项目的成就还来自电影院部分的绿色建筑设计尝试。使用了声光学分析,虽然当时不算完全成功,但已经知道如何操作。”袁凌云回忆道。

如果说龙城国际是综合体的第一次尝试,那么宜宾合都国际社区则开启了国恒BIM团队在住宅领域的尝试。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这个位于宜宾市的三十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成为国恒BIM团队的重点。由于体量较大,包含十几个子项,同时住宅项目具有设计重复性。数据如何连接和共享成为新的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国恒投入大量资金,将整个公司的网络构架升级,为数据交换提供硬件支持,网速从百兆级上升至千兆级。同时,各个专业间的数据交换问题,以及标准库的建立问题再一次出现。“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加班到凌晨离开办公室,关键时候持续熬夜。最终在2012年1月1日全部完成。”

袁凌云表示,宜宾合都国际社区项目前后仅花费40天,如果按照以往的二维设计方式,则将是60天时间。在技术性问题和熟练问题逐渐解决之后,BIM三维设计在时间上的优势已开始凸显。

万科和万达的尝试

BIM在时间上的节约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吸引了万科在内的部分开发商进行尝试。2011年,国恒接下了万科·魅力之城6期商住楼约50000平方米的设计任务。由于万科集团内部前期种种原因耽搁,该项目对国恒提出了20天的设计期限。如果按照传统的二维设计方式,完成50000平方米的设计需用40-50天,完成任务几乎不可能。但面对20天的短时间设计期限,BIM再次发挥了作用。

“当时我们尝试让四位对BIM较为熟练的设计师操作该项目,最终在监理方提出的时间节点前完成了设计。”袁凌云表示,实际上,万科对BIM也相当感兴趣,BIM就是做标准化,而万科也是在做标准化,两相契合,万科的下个项目仍有可能合作。

BIM的标准化无疑吸引了开发商的关注。基准方中张磊表示,位于新会展的龙湖世纪项目,由于阳台存在曲线设计,普通的二维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最终引入了BIM后得以解决。

除了BIM在时间和标准化作业上的优势,BIM的检验作用已逐渐受到开发商的重视。金牛万达广场属于这方面的先行者。尽管在竞标万达金牛广场的设计方案上未能投标,但万达却在2011年年底主动邀约国恒为万达金牛广场进行BIM检验。“由于BIM具有可视化和虚拟化等特点,借助三维设计,能虚拟化施工,如真人进入房间般,可实现查漏补缺的检验。而在开工之前,发现的问题越多,节约的资金就越多。”业内专家分析称。

万达集团的触觉相当敏锐。据知情人士透露,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规划院,已专门成立BIM组用于对接和把控设计单位的BIM,此举在全国地产商中属于首创。同时,万达还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几个项目尝试BIM,成都的金牛万达广场则是其中之一。

尽管相较于传统的二维设计方式,BIM提供的三维设计费用更为昂贵,但鉴于BIM的优势和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关注BIM并进行尝试。据不完全统计,国恒已先后为华润、蓝光、万达、万科等品牌开发商提供BIM设计。而从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的数据来看,目前在成都范围内,已有龙湖、中信、中铁、阳光100等品牌开发商已先后尝试在项目中运用BIM设计。

“政府大力推广这一块,开发商也逐步意识到它的存在价值,并努力往这方面发展。但是目前整体的应用水平在我们这个建筑市场、整个行业的水平都不高。”基准方中BIM室主任建筑师助理张磊表示。

BIM的未来

正是BIM的诸多优势和行业发展需要,目前成都范围内,除国恒之外,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成都纵横设计事务所、四川山鼎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设计事务所已先后开始涉足BIM领域。同时,与国恒在2009年成为Autodesk公司BIM试点的西南建筑设计院也仍在进行着BIM的尝试。

“从试点开始就一直在尝试BIM,目前已有近十人的团队在进行专门的BIM研究,也在做一些对外对内的培训。”西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刘艺表示。

而基准方中方面,已从2011年开始建立了由约十人组成的三维信息建筑设计研究室负责BIM的研究。目前,基准方中内部正大力推行BIM技术。先后多次举行内部的培训和讲座。“未来,我们要成立各个专业的一个BIM团队。”基准方中张磊介绍。

尽管在设计行业内部BIM已处于起步阶段,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BIM并不局限于房地产的建筑设计环节,而是贯穿于设计、生产、施工到运营。在国外,BIM已被运用于房地产开发的方方面面。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BIM在数据保存上的优势,国际上,即使是后期物管环节,BIM仍能发挥作用。

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BIM仍局限于房地产的设计环节。无论是施工方、还是政府报建层面使用BIM技术的几乎微乎其微。“但这是一个过程,正如最初使用二维的AutoCAD,也是最早从设计层面开始推广。”基准方中张磊表示。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BIM国家技术标准未建立,如果盲目的发展,可能造成公司的人才浪费,可能走上歧途。”袁凌云介绍,国家目前正在对BIM进行标准制定,预计将在2013年完成并提交审议,2015年颁布。届时,国际和国内有了统一的转换标准,更利于BIM的全行业推广。

即使行业标准仍未出台,但走在BIM设计前列的国恒,已谋划着更大的布局。从2012年4月,之前的建筑BIM所已正式升级为BIM应用推广中心。这不仅意味着BIM在国恒企业内部重要性的提升,同时,国恒BIM研究课题也发生了变化。从单栋建筑到小区级项目,从单一公建到综合性公建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人才的培训和管理上,国恒则定期开设培训班进行系统化的BIM技术学习,同时注重在实际项目中的技术提升。对于明年的规划,袁凌云称,“明年我们将研究大型城市综合体,如何和方案对接,如何从初始数据开始。同时,打造多专业的共同协作平台。”

而国恒设计董事长付大伟则表示,“目前BIM在国恒的普及率为20%,但我们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实现80%,为此,我们增添购买了BIM软件。平均来说,近几年,每年花费在BIM上的资金都上百万,尽管耗资较大,但这是发展趋势。”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四川国恒建筑设计的BIM之路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