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装配式|甘生宇:EPC业务或将成为万科新经营单元

VIP免费下载全站资源
VIP优惠来袭,免费下载全站资料和课程,技术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查看VIP会员

时间,花费在十万元左右,万科工程系统准备派出一千名工程师,共计投入1亿元启动赴日研修,时称“千亿计划”:一千人,一亿元。最近两年推出了“VIP计划”,发动我们合作方也去日本研修和学习。培育人才和合作资源,并一起学习和成长这很重要。

中国房地产报:

从万科企业本身的发展来说,深圳万科、上海万科、北京万科三大区域所走的装配式建筑之路是否也有所区别?

甘生宇:

从我自身来讲本质是没什么不同的,毕竟万科集团对于产业化是有统一要求和规定。当然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环境和资源情况不一样,具体到我们万科三大区域在产业化路径上还是有些不同之处:比如,在刚开始探索阶段,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干?就各自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广深区域走的是先完全照搬日本经验,但后来发现日本与中国实际情况不一样,后来就取经香港、新加坡,同时发现香港和深圳天然接近。上海区域一开始就走的比较快,也比较超前,但不可避免也发生了一些问题,不过被集团及时纠正了。首都北京由于其城市的特殊性,所以该地政策导向性非常强,因此北京区域也走得比较快,探索过装配式剪力墙、墙外挂体系等。在探索的道路上,三大区域走过的路不尽相同,但最终回归集团万科在产业化上做了思想上的统一,以“两提两减”: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节能减排为核心理念。包括集团在产业化的考核指标上,也做了统一规定和要求。

中国房地产报:

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大概在5%左右,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推了这么多年过去进程缓慢的原因有哪些?可结合万科自身装配式房屋的发展过程来说明。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来突破这些难题?

甘生宇:

建筑工业化本质上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装配式建筑进程比较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是,过往中国建筑业中木匠、砖匠等能工巧匠较多,所以比较注重传统工匠,有这样的条件和积累;第二是,在大建设年代,从最初学习苏联模式,在商品混凝土、模板体系、机械等方面有进步,但进展仍比较缓慢。这是因为建筑业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建筑行业各个专业之间被割裂,设计、施工、生产等分开,加之政策引导不到位、不及时。第三,国内建筑业更注重资质管理,而非人的素质和管理能力。过去中国长期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多人工成本低,可以解决大量人的就业问题,所以对建造业变革没有那么强烈。第四,以前国家对环保要求也没有那么高。

在做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从我们开发商的角度来看每个阶段累得程度不一样。初始阶段,从零开始,无外乎没有技术、资源、人才。此外,作为新事物其发展还将突破已有规范、政策等,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这期间还包括政府、同行对装配式建筑的理解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在全产业链上统一对产业化的认识。进入新的阶段,现在我们又有了新的累。站在以前来看是幸福的累,发展太快,推进的方式是否太超前?中国很大每个城市做法又不尽相同,也有一些分歧,因此抓住如何健康正确去发展装配式建筑这个主旨很重要,想清楚变革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房地产报:

成本高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去年您也介绍说,通过住宅产业化建造工业化住宅,在一套标准化体系下(使建筑尽量采用统一的结构、户型、装修材料)但比起传统建筑,仍然没有价格优势。请问截至目前成本问题还是困扰开发商的一大难题吗?

甘生宇:

成本问题要从小成本和大成本来看。小成本更多是指工程建造成本,目前装配式建筑虽然比以前有所进步,但仍然处于初期大发展阶段。中国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如今人工成本较香港每人2000元/天不算贵,所以在这个阶段,用预制构件的成本比传统方式要贵,但这个差距在不断缩小。当然,每个地方的资源和人工情况不一样,包括每个地方的房价也不一样,在高房价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装配式建筑的工程增量成本敏感度不那么高,但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就很敏感,因为有可能每平方米房价就只赚千八百,而增加的成本也几百块,那大家肯定就不干了。

另外,还有一个大成本的问题。国外大量百年建筑,但中国很多20、30年的建筑就要拆,我们能不能提高对房屋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仅是做合格建筑,而是要有一个准确的质量评判机制。对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要求的提升,在综合成本上也要学会算总账。此外,环保成本、垃圾排放、噪音污染、资源浪费等,这些成本从开发商的角度是无法准确计算,所以需要政府和行业去考虑,是不是相应要推出节能环保补贴资金等。

中国房地产报:

这些年万科也在探索和实践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您看来要想在装配式建筑领域顺利推行EPC应该把握好哪些关键点?(传统建造模式中参建各方是利益博弈的关系)万科的探索和实践是怎样的?

甘生宇:

我觉得这是一个分合的问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过往行业主管部门把建筑行业割裂了,产生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事实证明这种割裂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其对设计、生产、施工等资源整合能力要求更高,而EPC模式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这就是一个合的问题。

至于如何把EPC模式发展好,我认为可以学习日本经验。日本工程总包单位核心能力是深化设计、构件生产、现场综合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然后钢筋、模板、吊装、石膏板等均分包出去,并把分包拧合起来,形成全流水的穿插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和施工流水管理好。现在EPC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每个城市理解不一样。我认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有能力做总包的去做总包,做不到的就做好自己专业分包。

万科做EPC总承包,实际上某种意义是自己把这么多年管理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一种输出,我们的方式和日本模式有点像,我们自己不具体干每一个环节但有整合能力,包括设计、施工、生产、项目管理甚至是资源整合等多方面。首先,作为甲方我们在自己的项目尝试,找能力强的总包来做EPC,属于探索阶段,带领我们优秀的供应方共同进步。其次,在EPC业务方面,万科也变成了乙方,在深圳、广东承接了一些政府投资的公建、保障房等项目,其他区域也在尝试。未来从万科集团的角度来说,这种业务如果拓展得好,可能会成为一种业务模式,新的经营单元。

中国房地产报:

装配式建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其发展机遇巨大不言而喻。但机遇的另一面即是挑战,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发展特点,您认为今后装配式建筑发展会面临哪些新挑战?

甘生宇:

说实话,挑战还是蛮多的。装配式建筑亦或建筑工业化其核心是建筑业的变革,是对整个行业的挑战,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这种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政府部门的思考和把握的能力、顶层设计的能力的提升都有新挑战。

落实到具体执行层面,有以下六大挑战:第一,怎么能保证装配式建筑有质量地发展?在装配式建筑百花齐的阶段,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如何来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每个项目和工程都是高质量,真正起到建筑工业化的作用,是现阶段的最大挑战。在中国很多东西容易演变成一阵风,所以顶层设计很重要,要发挥政府和行业的力量。第二,装配式建筑人才匮乏,现在人才培养方式和行业爆发式发展是有断档的,这种不平衡怎么培养人才也是一大挑战。第三,整个行业对装配式建筑对认识和意识也需要提升。第四,产业链完善的问题。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北上广深发展比较早的,相对来说还是有资源的,但对二三线城市来说很不完善,可能连找个会做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构件厂都找不到。产业链怎么去培育,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项目不干,有单位没项目也不行。怎么解决鸡和蛋的问题是每个城市需要去解决的一大挑战。第五,装配式建筑的制造、生产、材料、工艺、效率水平的提升也是一大挑战。第六,随着越来越多高层要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方式,规范方面的挑战也将随之而来。

中国房地产报:

作为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先行者,万科是如何看待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你们会给正在装配式建筑道路上的其他房企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甘生宇: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现在确实也迎来了爆发期。我觉得未来传统建造方式可能会逐渐被淘汰掉,但这将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人口的变化和材料技术融合等发展一起缓慢推进。

不同的企业,需求和着眼点不一样,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里,企业要有正确积极的心态,企业和从业人员需要一定的信仰,强调行业自律、诚信、品质追求、工匠精神,这样才能促进行业的变革和健康发展。

(欢迎各大媒体转载,全面宣传推广装配式建筑!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装配式|甘生宇:EPC业务或将成为万科新经营单元
100套内部BIM资料,限时领!
付费搞来的,大家都在学!
领取资料 AI解答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