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热词榜” 【十二五】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8月18日,专门针对建筑业发展制定的《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规划》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问题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称,“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在发展中存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政府监管有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规划》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任务及对应的政策措施,并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将年均增长15%以上的总体目标,同时支持大型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2.6%,为“十二五”迎来了开门红。同时,国内大型优秀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一批小而专、专而精的配套公司的专业能力不断攀升,发展潜力巨大。建筑行业在支柱产业地位、设计与施工有效结合、行政监管力度、项目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整体性的长足进步。
“年度热词榜” 【保障房】
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011年中国保障房建设目标–1000万套。这一数据出乎许多人的预期,2010年59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规模已经创历年之最了。
自2月21日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协调小组陆续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责任书》,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分配任务。
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质量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
8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工作会议,要求严格落实2011年全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于2011年10月底前,将全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巡查完毕。
11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社会公布,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1000万套,提前实现了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
12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地方政府签署了《2012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这预示着保障房建设依然是2012年中国建筑业的一项重点工作。
2011年保障房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民生改善、分配调节、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等多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惠及民生的大工程,保障房建设不仅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且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直都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样一种全民参与的大浪潮下,也出现了一些有关保障房建设的负面舆论,要求广大建设者需在保障房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管等等方面再下功夫。
“年度热词榜” 【高铁】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沪高铁总长度1318公里,总投资约2209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的建成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国内专家指出,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将被大为缩短,在京沪两地间形成了一条以北京为政治文化中心,以上海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经济带。同时,大大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发展。
但这条意义重大的高速铁路线路却在通车后5天内发生了6次故障。而“7·23”事故的发生则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 高铁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意义重大,不能因事故否定高铁建设的意义,但我们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以更加注重质量与安全的态度,深入、细致地推动高铁建设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年度热词榜” 【限购令】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办发(2011)1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进一步强化楼市调控力度,各省会城市也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陆续出台了限购措施,业内统称为“楼市限购令”。“限购令”的风潮从2011年年初一直持续到了年尾,而且还将在2012年继续下去。
“限购令”对中国建筑业产生了强大冲击:建设单位资金链紧张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市场环境的负面影响、商业开发规模的萎缩引发的过度竞争的加剧等等。但从2011年的整体市场态势看,“限购令”也对建筑业产生了一些好的影响,比如建筑企业顺应市场变化,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了竞争力。他们或者集资开拓保障房市场,为这项民生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或者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或者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发展潜力。这些都对2011年度建筑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年度热词榜” 【桥脆脆】
“桥脆脆”的风靡无疑是2011年中国民众对于中国建筑质量与安全问题的一次大规模的集体性拷问。虽然在媒体聚光灯的过度曝光下,也有言过其实或者不够理性的一面,但它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才应该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或许,“桥脆脆”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建筑业界本身,而是已牵扯到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
虽然塌桥之后,总有汽车超载、大雨滂沱的多种客观理由,但在与网友穿越岁月长河而搜索出来的多个“桥坚强”作比较之后,我们可能会认识到主观原因也许才是关键。大到社会整体环境中的腐败问题、诚信危机等,小到建筑业界招投标市场的暗箱操作,工程的层层转包、分包与挂靠,各类监管机制的不严密,为政绩、业绩压缩工期,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偷工减料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
“年度热词榜” 【低碳建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而据统计,建筑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中,其比例一直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所以要求在建筑的设计、施工等各个层面紧抓“碳”字,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2011年,在建筑的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我们都在做着有关于低碳建筑的各种各样的尝试,比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中央供暖和制冷系统,在生产技术上不断创新、研发和生产节能环保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低碳建筑的发展等等。但低碳建筑的推广与应用体制,目前在中国尚不成熟,这项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年度热词榜” 【转型】
在“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个大背景下,“转型升级”一直是中国建筑行业议论的焦点。其在2011年的谈论热度,比之过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劳动密集、管理粗放是当下建筑业的典型特征。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建筑业迫切需要转变当前的发展方式。2011年,在业内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建筑企业逐渐向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社会责任型、全球开放型等更具竞争力的发展形态靠拢,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谈到2011年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有一个重要命题不得不谈,那就是建筑业信息化管理意识及行动力的不断加强。业内人士已普遍认识到运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促进建筑业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课题与重要手段。
可以说,2011年,建筑业在转型升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必须看到,建筑业仍然存在注重产值数量、追求规模扩张的弊病。而破除这些弊病,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年度热词榜” 【竞合】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一直在被强调和放大,但竞争本身所包含的对抗性特征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因此,竞合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博弈手段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宠,而竞合理念的核心逻辑则是合作与共赢性。
无可否认,企业之间是竞争对手,比如争夺市场份额、竞标等等。但在现如今,大多时候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应该是合作的伙伴,是联盟关系,因为这是一个多赢的时代。在建筑行业的市场、技术和多种生产要素中,都充满着合作。2011年,这种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体现得越来越为明显。
而有关合作,除了企业间的合作外,银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在2011年则被更多地提及。各地政府、协会积极举办各类银企合作座谈会,为拓宽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寻找多种出路。政府、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更为密切,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先进模式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巨大的综合优势、创造出了多种效益。
“年度热词榜” 【重组】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制重组,引导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改制。
2011年6月13日,安徽建工集团对安徽水建总公司进行吸收式合并,从而完成了两大企业的重组工作;2011年8月28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4家企业组建成立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9月29日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15个企业重组而成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些重组工作或是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或是有效地整合了内部各种资源,有利于迅速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企业重组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管理效率、盈利能力、竞争力、综合实力等,同时能发挥出较大的协同效应,产生1 1 >2的效果。2011年,部分建筑业企业在重组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年度热词榜” 【炒古建筑】
2011年,由于房地产投资热被压制、股市低迷等影响,长三角地区兴起了一种新的财富游戏——“炒卖古代建筑”。开发商和各地富豪涌向安徽、江西等乡村,抢购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买下后,他们多数是与当地拆迁公司联手将其拆散,编好号后运到其他城市进行重新组装,用于开办休闲场所、商业古街等,而极少有原地保护的。
这一场炒卖古建筑风,与一些地方当局以建设新农村为名的大拆迁结合,形成以“古文化移植保护”为名的大规模“拆村运动”。专家认为这是一场古建筑的劫难。“异地拆迁对古民居的价值是一种极大的破坏。”有关专家分析说,“古民居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还包括它的生存环境。搬离原来的文化环境,价值就丧失了,更何况拆迁还毁掉了古建筑的瓦片、墙面。”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