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中国建筑业热点大盘点之2011

VIP免费下载全站资源
VIP优惠来袭,免费下载全站资料和课程,技术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查看VIP会员

2011,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盘点是为了反思。

铁路建设

随着社会对高铁速度的质疑声起,受高铁追尾事故影响,此前已经反复拔高的《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及《“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正在进行新的调整,主要是压缩高铁建设规模和标准。2011年1~11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916亿元,同比下降28.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963亿元,同比下降34.7%。从中可以发现7月铁路建设投资出现较大滑坡,且自4月起,铁路建设投资已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45%,而基础建设投资更是下滑70%。

2011年前10月,铁路基建投资仅为3674亿元,同比下滑25.2%,2011年铁路基建6000亿元投资计划落空成定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11年底开通运营的京哈、京广高铁已经推迟到2012年开通。”国家发改委批准铁道部2011年度的铁路建设债券发行规模为1000亿元,已经发行了三期共计700亿元,还剩300亿元额度。铁道部最近融资的2500亿元主要用于应付账款、工资发放和一些重点铁路建设项目,而不是全用于铁路基建投资。

近期的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部管物资招标频现流标,其他单个铁路基建方面的招标也遇冷。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表示,由于担忧铁道部的资金能力,企业都不敢投标。

而根据铁道部财务司公布的数据,铁道部及其运输企业2011年上半年盈利42.9亿元,总负债首破2万亿元,负债率为58.53%。

铁路基建步入冷冬,至于何时能回暖,回暖至何种程度,很大程度还要取决于国家对铁道部采取的救济措施。

保障房

一方面宏观调控限价限购,另一方面大面积建设保障房,国家期待两条腿实现住房供应,有效解决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按国务院2011年3月要求,11月底前,1000万套保障房要全面开工。而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11年5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工340万套,但4个月后,全国保障房已开工986万套,已完成年度计划的98%,而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达到1033.4万套,开工率为103%。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十二五”3600万套,2011年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规模是一个莫大的市场。由于保障房开发时间较长,且国家规定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利润率不超过3%,但与建筑企业2%~3%的利润率相比,保障房依然有获利的空间。虽然国家规定保障房建设的利润率不超过3%,但有知情人表示,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项目的利润率能达到4%~8%,而且承建保障房后,可以从地方政府处获得信贷、土地、税收等多种优惠条件,潜在附加利润较为可观。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贵林表示,北京住总通过一体化、产业链式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开发投资、施工、物流以及后期的物业管理等,每个环节可以挣2%~3%的利润,加起来就可能达到10%的利润率。中国海外发展董事局主席孔庆平也坦言,中海参建保障房核算的利润率在10%左右。无怪乎,中国建筑的目标是力争把市场份额扩大到全国市场的3%,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障性住房投资建造商。

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已提前完成,2012年保障房任务不那么艰巨,有消息称计划开工800万套,但按华创证券的估算,2012年中国保障房的投资额最低会在7000亿元。保障房建设依然是个很大的市场,只要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建筑企业定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信息化与BIM

2007年3月,住建部发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等级标准》(建市[2007]72号),其中科技进步水平第⑤款规定了信息化的要求,掀起了国内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热潮。但此轮信息化建设并非由于建筑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的高度认识,也非当前业务发展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而是迫于资质管理的要求;而且相关软件企业对建筑企业管理的研究有所欠缺,系统还未成熟,因此此轮政策驱使下的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并不能尽如人意。

2011是特级资质考评年,也是对这一轮信息化建设的检查年度。信息化建设的艰辛,相信企业信息化人士是冷暖自知,至于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能自信拿得出手的还寥若星辰,关键是本轮信息化是参照制造业信息化的途径建设,未能发掘建筑业与制造业的本质区别。建筑产品不标准,流程不统一,单一产品的数据复杂且海量,各条线精细化管理所需、决策所需的基础数据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这使得参照制造业建立的ERP系统如无源之水,数据不能有效流动。

BIM的出现对突破建筑企业信息化瓶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BIM的创建使得建筑物数字化、可视化,包含建筑物全面的数据,且这些数据可计量,所有项目团队成员都可以获取查询,且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BIM技术为建筑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渴望的可随时、快速、普遍访问到的最新、最可靠、准确的6D关联数据库。建筑业信息化的正确发展路径也豁然开朗。

住建部颁发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表明,“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其中BIM就被提到了纲要性的位置。

如果说2010年是BIM元年,则2011是BIM急剧升温的一年。几乎一夜间大量BIM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所有建筑软件公司都标榜自己是BIM软件大军的重要一员;一年里,各类BIM相关培训、讲座层出不穷;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BIM这个新生事物。潘石屹早将BIM标榜为SOHO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引来设计院对BIM的学习热潮。上海中心这个国内在建最高大厦启用BIM进行全过程管理,无疑作为标杆性的项目推动了设计院、承包商、分包商对BIM的认识,而新开工的迪士尼项目也要求所有分包商必须使用BIM,如今承包商再不懂BIM为何物,是真的要OUT了。

相信《纲要》的实施、业界对BIM的认识加深将促使我国建筑业的信息化进入实质性的高速发展阶段,而建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还将继续前行。

过冬

2011年的冬天来得有点早,尤其是对房地产企业。

2011年可谓是房地产最严调控年,政府把所有能想象到的、想象不到的调控“组合拳”纷纷亮出来,意在打压居高不下的楼市价格。房产拐点已现已是不争的事实,2011年四季度对房产商而言已是寒风侵肌,但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亮出观点,2011只是秋天,2012才是楼市的寒冬。

唇亡齿寒,建筑企业也是寒意逼人。

对于走建筑地产一体化的建筑企业,尽管建筑业务有较大的优势,但在房地产业仍属新兵、小将。这轮冬天的袭来势必导致房地产业的洗牌,这批新兵小将很有可能是第一批被洗掉的企业。

对于房建施工业务而言,反映最直接的将是新签合同额的下滑,而在建项目工程进度款回收困难,新签合同项目将遭遇停工或缓建状态。年关将至,房地产、建筑业面临支付高峰,而资金链的短缺将掐住了建筑商的咽喉,这个年关该如何安全度过?目前不少建筑企业在建项目进度款回收出现困难,有部分企业已经无法发出工资,听闻温州有建筑业巨头准备跑路,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进沪企业座谈会进行中,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年底农民工讨薪、上访、恶意停工推翻合同,怎么办?……

我国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巨大,是否是个安全的避风港呢?2011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万亿,同比增长24.9%。与建筑业相关的房地产、铁路、公路、水利等细分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各异,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铁路投资大幅下滑、交通投资低速增长,只有水利投资受国家政策影响保持高速增长。

更何况基础设施投资多依赖于地方债务平台,但地方债务透明度低,存在大量隐性债务,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这一债务总额占2010年GDP的1/4,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24.49%和17.17%,即今明两年地方债务有5.7亿元债务到期,偿债压力十分巨大。

政府偿债能力又过度依赖土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财政收入有限。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133个城市成交土地成交楼面价总体同比下跌15%,其中住宅用地楼面价格下跌9.3%。前三季度成交土地溢价率仅为13.4%,只有2010年同期的一半水平,下降显著。10月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仅3%,再创年内新低。

由于偿债能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有的地方还出现了逾期债务。2011年中,还出现了云南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平台近千亿贷款违约情况,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初现。届时处于谈判劣势的建筑企业能从中分得多少羹,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年关已至,建筑企业打赢这场“保卫现金流”的硬仗才能挺过眼前的难关,但真正要良性地长远发展,还要正确的战略引领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人才荒

2011年开始不久,从东南沿海直至中西部,用工缺口连环出现。这场发生在春天里的用工荒,使得各地上演“抢人大战”。与往年不同,中西部地区也在劳动力的紧张中,开始了一场与东部制造业重地“留人”的角力

农民工是我国建筑行业从事一线操作的主要力量,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报告中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意愿在不断下滑,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仅有9.8%,是上一代农民工的1/3,照此速度发展,中国建筑工人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除了一线的农民工,建筑业的技术工人、高素质的综合型、专业型人才也很稀缺,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甚至影响到建筑业的日常运营,技术工人出现断层、青黄不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现象是屡见不鲜了。

建筑企业不仅面临人才缺失,更严峻的是还要面临人员流失严重的难题。流动率高的人才集中在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类,如项目经理、技术总监、造价师、土建工程师。这些职位都是建筑行业的核心职位、企业的骨干人才,尤其是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班子的核心,决定着承包工程项目的成败,他们的流失对于企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随着近来通胀水平的不断提升,2011年初,江苏省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之后各地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从7月1日起,北京、河南、深圳、陕西、安徽、海南等多个省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20%以上。人才的缺失、CPI的高涨、建筑业人工成本急速上升,2011年的通货膨胀更是加速了人工费用的上抬,2011年第三季度的人工费用同比增长14.8%,再创新高。人社部表示“十二五”期间要争取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即年工资上涨幅度须达13%以上。

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受益于“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和劳动力价格的攀升,建筑业传统的运作模式必然遭受一定的冲击。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低廉的、无限的劳动力供应时代已经终结,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与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提升对人才的战略重视,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建筑业劳动生产率;通过管理水平提升、组织结构优化,引入信息化技术等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协同效率,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困境。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贺灵童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中国建筑业热点大盘点之2011
100套内部BIM资料,限时领!
付费搞来的,大家都在学!
领取资料 AI解答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